13:36:59

《威海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生态环境局调研员 李彬

               市土壤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中心副主任 董琳


13:38:00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年4月,生态环境部公布了11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威海市入选,成为山东省唯一试点城市。今天,我们邀请市生态环境局调研员李彬同志、市土壤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中心副主任董琳同志,向大家介绍《威海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3:38:26 主持人

参加本次发布会的有:大众日报、省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大众网、齐鲁网、鲁网等上级媒体驻威机构;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威海电视台、威海电台、威海广播电视报、威海传媒网,环翠区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们,以及政务微博、微信“威海发布”的编辑记者。

首先,请李彬调研员同志介绍《威海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相关情况。

13:42:31 李彬

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个左右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要求全力争取、推动落实。2019年4月,我市成功入选全国“11+5”个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山东省唯一。“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是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也是我市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中华环境奖之后,获得又一国家级荣誉。为此,我市按照国家要求,会同方案编制部门,在国家技术帮扶组的指导下,经过多次资料收集、现场调研、部门座谈、征求意见,形成《威海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并于9月6日通过了生态环境部组织的专家评审。

13:42:55 李彬

《威海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威海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共包括:总则、城乡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概况、指导思想和目标指标、试点任务、主要任务清单及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6个方面的内容。

13:43:27 李彬

一是总则:全面梳理了国家、山东省和威海市的相关环境法规,指导意见、工作方案,确立了我市方案编制依据。明确了试点范围为威海市全市域,试点时限为2019年到2020年底。

13:43:41 李彬

二是城乡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概况:在全面掌握我市经济发展情况、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弃物、生活源废弃物、危险废物、海洋废弃物等6个方面10余类废弃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根源、分析成因。

13:43:58 李彬

三是指导思想和目标指标: 分阶段提出了试点期间以及2025年、2035年中远期工作目标。确定具体指标59项,其中必选指标22项、可选指标28项,自选指标9项。9项自选指标分别为“开展绿色园区建设的工业园区数量”、“‘三品一标’农产品种植推广面积占比”、“有机肥使用量”、“海洋牧场数量”、“海洋生态健康养殖面积”、“‘无废景区’数量”、“打造‘无废航区’数量”“、更换生态养殖浮球数量”和“上岸船舶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率”。

13:44:57 李彬

四是试点任务:结合我市特色,提出“4+2”试点模式,并分别从工业、农业、生活、危险废物、海洋、旅游等6个方面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引领,构建无废制度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持续降低产废强度;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实现农废全量利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垃圾分类利用;加强危废能力建设,全面防控环境风险;做强绿色海洋经济,防治海洋垃圾污染;全面实施绿色旅游,探索“无废景区”模式;建立协作共享机制,推动固废精细管理8大工作任务。

13:46:53 李彬

五是主要任务清单及进度安排:为推动任务落实落地,制定了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市场体系、工程建设项目任务清单,明确了各项任务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其中,制度体系31项,技术体系13项,市场体系19项,工程建设项目18项。确保到2020年,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污泥处置等我市亟需建设的工程项目全部建成,真正使重点工程项目成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载体支撑。

13:47:33 李彬

六是保障措施:提出建立“1+6+N”的专班工作机制,加强调度考核。加强政策支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动员全社会参与,宣传“无废城市”的理念,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3:48:01 主持人

感谢李彬调研员的发布。下面,回答记者提问,请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13:48:28 记者

1. 什么是“无废城市”。


13:49:01 董琳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

13:49:22 记者

刚才在介绍“4+2”试点任务时提到,针对我市特点,提出建立“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绿色旅游发展方式逐渐形成”的2项个性任务。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方面具体怎么做。

13:50:49 董琳

一是调优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制定《威海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科学划定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压缩近海养殖规模,拓展外海养殖空间。加快发展海洋二三产业,进一步提高新兴产业比例,到2020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2:54.5:33.5。落实《威海市海洋生物和健康食品产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制品、海洋功能性食品等项目建设。发挥活鲜、冷鲜水产食品、远洋水产品优势,做精做细海藻食品、海参食品等产品,打造全国一流的海产品精深加工和物流基地。以荣成市为主体,打造“一核两带”总体布局,创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支持山东蓝润集团有限公司蔚蓝海洋科技产业园和赤山集团有限公司现代渔业园区做大做强,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集聚区、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建设样板工程。

13:51:06 董琳

二是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争创全国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加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以深水网箱、人工鱼礁、增殖放流、海洋牧场、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等为代表的现代海洋渔业。推行唐启升院士团队在全国首创成功的桑沟湾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大力发展以贝藻养殖为主体的碳汇渔业。到2020年,建成30处省级以上区域代表性强、公益性功能突出的海洋牧场示范区。深入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创建活动,到2020年,海洋生态健康养殖面积达到5.3万公顷。

13:51:19 董琳

开展养殖环境治理,推广新材料环保浮球和以海洋生态与资源修复保护为主的人工鱼礁,推进贝壳、网衣、浮球等养殖生产副产物及废弃物集中收置和资源化利用,提升全市水产养殖环保绿色发展水平。

推进近海捕捞业向远洋渔业升级。推行“船队+基地+园区”的发展模式。以沙窝岛中心渔港为重点,加快推进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提高远洋渔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3:51:34 董琳

三是强化陆海固废共管共治。坚持海陆统筹、湾区统筹、海河联动,实施海湾空间资源科学规划、海湾污染防治、海湾生态整治修复及海湾监督管理四项重要任务,2020年底前,全市27处海湾全部纳入湾长制管理。加强湾长制与河长制的衔接,做好治河治湾目标的协调统一,推动建立湾长河长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加快形成河海衔接、海陆统筹的协同治理格局。

13:51:51 董琳

加快组织编制海岸带保护专项规划,细化海岸带功能分区和管控措施,合理配置自然资源,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强海岸垃圾防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及时查处违规倾倒、堆积垃圾等行为。到2020年,海洋垃圾防治机制基本形成。

13:52:07 董琳

加强港口和船舶污染物防治,建立海事、港航、环保、城建等部门联合监管机制,2020年底前,全市各港口全面建立和推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联单制度,确保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系统与城市转运、处置系统的有效衔接。

13:52:21 董琳

加强渔业和渔港废弃物防治。建立渔业废弃物管理制度,对废旧渔船、渔具实行定点回收和集中处置,鼓励渔具生产企业回收渔民和渔业企业的渔业废弃物。实行渔船废油和生活垃圾回收制度。开展渔港摸底排查工作,按时完成渔港目录编制和向社会公开,推进渔港名录内渔港的污染防治设备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提高渔港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水平。

13:53:03 董琳

打造“无废航区”。在成山头“两制”水域内,开展船舶外源性污染废物风险评估,制定系统性的防治措施。对航区现有船舶监视监控、应急防备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进行系统性信息化串联,拓展现有功能。开展航区内船舶及船员的环保教育,加大船舶非法排放污染物打击力度,督促船舶严格实施垃圾管理计划、油污应急计划,垃圾分类管理,船舶污染物排放和接收管理,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区管理,国际航行船舶压载水管理等相关要求。从船舶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构筑成山头水域船舶“防-管-治”三重外源废物管理体系。深挖“无废航区”文化理念,建设“无废航区”展览馆,提升国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13:53:20 董琳

加强海洋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立海洋垃圾分类处置制度,对废弃塑料、玻璃、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木制品等主要海洋垃圾,依托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对废弃渔船实行无害化处理,建设人工鱼礁。对废旧网具等捕捞、养殖器材,以村、养殖企业为单位,实行定点分类、集中回收处置。积极探索贝壳资源化利用途径,支持科研机构加强贝壳用于饲料添加剂、涂料、建筑材料、人工鱼礁礁体等方面的研发与应用,鼓励企业利用贝壳生产旅游纪念品。加强浒苔资源化利用,提高浒苔资源化利用率。

13:54:00 董琳

四是提高海洋环境监测能力。结合威海市透明海洋、智慧海洋建设,加快建设涵盖岸基、离岸、海底、空基和机动监测的海洋立体监测网,实现重点海湾、入海排污区、生态敏感区主要污染物自动化、实时监测。推动海洋数据信息化,优化整合海洋生态环境信息基础数据库、海洋经济环境监测网等平台资源,建设国内一流的海洋大数据中心。

13:55:08 董琳

五是提升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推出一批保护海洋、防治垃圾宣传教育片。壮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队伍,提高志愿者队伍的知识素养和业务能力。利用“国际海滩清洁日”、“世界海洋日”、“防灾减灾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时机,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海洋垃圾治理活动。完善海洋环境和海洋垃圾污染信息公开机制,严格按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开海洋垃圾防治相关信息。进一步落实中美海洋垃圾防治合作“伙伴城市”工作,与相关国家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合作推进机制及成果共享机制。

13:56:15 记者

围绕“绿色旅游发展方式逐渐形成”方面怎么做。

13:56:45 董琳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威海,现场考察了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和威海华夏城生态修复项目,并提出了殷切希望。借助“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在刘公岛、华夏城探索“无废景区”建设模式,逐步提升旅游品质、实现旅游业绿色发展是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3:57:03 董琳

一是创新旅游服务方式。加强旅游环境容量监测,根据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实施分类指导,合理控制景区旅游项目建设、旅游活动规模和环境影响。鼓励旅游景区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鼓励旅游景区建立旅游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实施旅游景区门票预约制度,有计划地采取各种限流和分流措施,科学管理景区的资源消耗。

13:57:52 董琳

降低一次性用品的消耗。鼓励向消费者提供符合卫生标准、可循环、可重复使用的替代用品,提供易降解、可回收再利用的绿色环保产品。对于可以再利用的物品,倡导企业回收处理后继续使用。发挥旅游景区评级的激励作用,要求A级旅游景区在服务场所营造“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氛围,鼓励旅游服务企业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鼓励饭店、餐厅研究相关措施,对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的行为进行奖励,引导客人绿色消费。

13:58:20 董琳

探索“无废景区”模式。推动旅游景区门票电子化,逐步取消纸质门票。倡导旅游景区限制销售过度包装的旅游商品,鼓励旅游景区建立商品与包装物分开销售制度,强调旅游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有义务回收包装物。在景区内积极推行环保垃圾袋发放及回收制度,倡导游客将垃圾带离景区,鼓励游客将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以刘公岛、华夏城为试点,率先探索“无废景区”创建路径,打造“无废岛”和“无废城”。逐步减少岛(城)内垃圾桶数量,直到全部撤销;推行净菜和洁净农副产品上岛(进城);规划建设直饮水设施,鼓励入岛(进城)游客自带水杯;全面禁止在岛(城)内销售使用一次性用品。在总结刘公岛、华夏城“无废景区”建设经验基础上,探索建立“无废景区”建设标准,将“无废景区”建设理念融入到星级景区创建工作中,现有5A、4A景区限时达到“无废景区”标准,新申请创建5A、4A景区要达到“无废景区”标准。

13:59:11 董琳

二是完善旅游垃圾处理制度。按照全市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率先在星级饭店、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鼓励旅游景区配置分类垃圾桶,实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倡导旅游景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介绍垃圾分类基础知识和分类标准。鼓励废品创意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与艺术化,使之成为新的旅游吸引物。加强对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景区经营的环境监督管理,督促旅游经营者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禁止在旅游区内随意倾倒、堆放或扔弃固体垃圾,有效防止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3:59:52 董琳

三是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构建绿色旅游宣传教育体系,强化旅游市场认知。鼓励旅游景区积极营造“无废威海”的环境和氛围,引导游客树立垃圾源头减量自觉意识。大力号召建立“节俭消费提醒制度”,倡导“节俭用餐”“光盘行动”。鼓励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A级旅行社积极树立绿色旅游形象。组织开展旅游从业人员专项培训活动,加强绿色环保教育。发挥旅游、餐饮、饭店行业协会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发布联合倡议书,促进行业绿色发展。

14:00:21 董琳

强化文明旅游服务。加强导游、领队的培训,增强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旅行社及从业人员为促进文明旅游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对景区人员的文明礼仪和职业道德教育,推动景区设立文明旅游督查岗,积极开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积极组建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定期组织志愿者在游客集散中心、社区、公共场所、景区景点宣传文明旅游常识,及时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引导游客文明游览,培养良好习惯。

14:00:45 董琳

引导游客积极参与。鼓励A级旅游景区建设“垃圾银行”,利用捡垃圾换门票、捡垃圾换礼品等方式,吸引游客加入环境保护队伍,成为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为游客建立垃圾投递绿色账户,将垃圾分类、环境保护教育贯穿游客旅途,培养游客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

14:01:18 主持人

提问环节就到这,如果还有问题请会后联系采访。希望各媒体加强宣传策划,倡导全社会群策群力,参与到无废城市行动中来。本次发布会已通过“威海发布”微博进行了直播,“威海发布”微信也将详细报道,敬请关注。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