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0:40

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政府副秘书长、政府新闻发言人 王伟

                市海洋发展局副县级干部 程剑

                环翠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林青松

14:31:18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为加快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建设,市委、市政府确定全域规划建设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今天,我们邀请市政府副秘书长、政府新闻发言人王伟同志,市海洋发展局副县级干部程剑同志,环翠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青松同志,向大家介绍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4:31:52 主持人

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有:大众日报、省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山东商报、大众网、齐鲁网、鲁网等上级媒体驻威机构,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威海电视台、威海电台、威海广播电视报、威海传媒网等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以及政务微博、微信“威海发布”的编辑记者。

下面,请王伟秘书长介绍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有关情况。

14:32:20 王伟

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

非常感谢各位参加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新闻发布会。下面,由我将有关情况发布如下:

14:33:52 王伟

一、提出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的背景

当前沿海各地围绕海洋经济发展,在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和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其中,从整体上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从局部上打造“海洋科技(科学)城”这两种模式较为普遍。其中,深圳、上海等城市提出整体上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岛、宁波、舟山、三亚等城市则选划局部区域,规划建设海洋科技城或海洋科学城。综合比较这两种模式,结合威海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全域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的设想,基本思路是在具有现实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点区域,突出主导产业,集聚创新资源,优化产业生态,融合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实现海洋经济空间布局的整体优化和高质量发展。与其他城市相比,我们的科技城更加注重全域的统筹,更加注重板块之间的协同,更加符合威海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远景。


14:35:58 王伟

二、国际海洋科技城的主导产业

综合分析威海14个主要海洋产业,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海洋新经济具有明显优势和发展潜力。其中,海洋装备制造业拥有企业300多家,船舶产品涉及15大类40多个品种,17个品种填补国内空白,客滚船、重吊船市场占有率分别达70%和80%。近几年新产品研发不断加快,部分领域行业领先,具备做大做强的条件。而且,海洋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平台、高校院所、重点企业、重点园区等相对集中在主城区北部。

威海海洋生物产业的优势突出,总体规模和多个细分产业全国领先。2019年实现海产品产量269万吨,占全省36.7%、全国8.2%,全国第一。海洋生物领域的重点平台、高等院校、重点企业、重点园区等相对集中在东部沿海。

海洋新经济增加值虽然在全市海洋生产总值中占比不高,但可燃冰、碳纤维、石墨烯等研发生产行业领先,有较大增长潜力,特别是海洋碳汇资源丰富,探索实践走在前列,如果在价值实现环节率先突破,将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力。新经济领域的重点平台、重点企业、重点园区等相对集中在南部沿海。

以三大产业各类资源要素相对集中的北部、东部、南部区域为依托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具有现实操作性。



14:37:16 王伟

三、国际海洋科技城的规划布局

          (一)建设思路。总的思路是“一城三核、科技引领,多区布局、链式贯通,条块联动、全域覆盖”。北部以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为核心,建设远遥浅海科技湾区;东部以威海海洋高技术产业园为核心,建设海洋生物产业引领区;南部以蓝色碳谷为核心,建设海洋新经济先导区。

14:37:36 王伟

(二)总体定位。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成为全省、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发展愿景。通过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力争全市海洋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到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75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40%。


14:38:37 王伟

(四)总体布局

一是北部远遥浅海科技湾区,规划“165”布局。

“1场”:建设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北核),丰富海上试验、对海观测试验、海洋定标等功能,集聚国内高水平研发机构,成为全国海洋装备科学研究、成果孵化和产业转化的新引擎。“6基地”:建设综合服务、研发孵化、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人才培养和军民融合等基地,形成海洋高端装备产业新高地。“5链”:重点构建智慧海洋信息、海洋高端装备、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科技旅游等5个产业链,形成浅海科技产业的集聚区。


14:40:46 王伟

二是东部海洋生物产业引领区,规划“157”布局。

“1园”:建设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东核),构建“科技研发+人才服务+企业孵化+产业加速”的完整创新链条。“5区”:建设绿色养殖、远洋渔业、渔港经济、海洋食品、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5大聚集区,壮大海洋生物产业集群。“7链”:聚焦海带、海参、鲍鱼、牡蛎、鱿鱼、金枪鱼、低值鱼等7大优势品类,构建从育苗育种、生态养殖、海洋捕捞到加工增值、冷链物流、市场拓展等完善的产业链条,打造以生物科技为特色的现代海洋生物产业的引领区。

14:41:41 王伟

三是南部海洋新经济先导区,规划“134”布局。

“1谷”:建设蓝色碳谷(南核),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打造新兴产业策源地。“3区”:建设海洋生态经济、现代种业、特种装备等3个示范区。“4链”:构建海洋碳汇、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育苗育种等4个产业链,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极。


14:42:00 王伟

四、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的保障措施

为推进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将重点做好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围绕海洋科技城亟需突破的关键领域、关键技术、关键平台,研究出台针对性强、实用管用的政策措施,吸引科研机构和企业落户。

二是加强双招双引。对准大院大所、名企强企聚焦用力,吸引高水平、专业化机构参与海洋科技城建设,提升科技城的层次和内涵。近期集中对接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和中国船舶、航天科技等大院大所和实力企业,争取尽快入驻,并积极推进威海海洋无人装备与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建设。

14:42:20 王伟

三是深化对外合作。将科技城与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东北亚海洋合作常态机制以及与美国、欧盟、法国、芬兰合作结合,深化海洋经济、贸易、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

四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市政府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区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海洋发展局。具体的建设运营,北部以环翠区为主,东部以荣成市为主,南部以南海新区为主,相关区市协同联动,围绕科技城的规划和主导产业共同抓好执行落实。

14:42:45 王伟

各位媒体朋友,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相关情况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14:43:05 主持人

谢谢王伟秘书长的发布。下面,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请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14:43:35 记者

为什么提出要建设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


14:45:35 程剑

我市海域1.14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两倍,海洋资源禀赋有优势。2018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海洋强市建设总体方案》和《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的目标,是全国唯一获得海洋领域四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地级市,这四个示范试点分别是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2019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979.53亿元,增长9.1%,占GDP的33%。如何立足威海核心特色和突出优势,通过科技支撑、创新驱动,激发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更好地推动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建设,是海洋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4:45:52 程剑

去年以来,我们围绕如何谋划设计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的实施路径,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座谈研讨,结合对过去工作的思考,参考国内外的经验做法,提出了规划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的设想,并先后通过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的审议。

简单说,建设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是威海海洋强市建设目标;规划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措施。

14:46:10 记者

请介绍一下国际海洋科技城三个板块的情况?

14:46:38 程剑

国际海洋科技城由三个板块构成。

北部为远遥浅海科技湾区。远遥浅海科技湾区指葡萄滩-双岛湾的沿海区域,自东到西为葡萄滩、金海滩、小石岛滩、双岛湾,区域岸线约70公里,适当向南北两侧延伸,向经区和临港区拓展,是海洋科技城智慧海洋创新资源最密集的一个板块。主要发展智慧海洋、海洋高端装备、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科技旅游等知识密集型产业。

14:47:36 程剑

北部的核心是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与威海市政府共建,是目前国内唯一在建的综合性试验场,主要有海上试验(海洋固定试验平台、海上漂浮试验平台、海上移动试验平台、海底试验平台)、对海观测试验(海洋背景观测和海洋目标探测)、海洋定标(卫星遥感空间基准校准)三大功能,建成后将实现国内领先的海洋装备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测试服务的能力,集聚国内高水平研发机构,构建具备多种海洋高端装备研发能力的多学科研发平台,打造研发-测试-孵化-人才供给的完整链条,成为全国海洋装备科学研究、成果孵化和产业转化的新引擎。

14:47:50 程剑

东部为海洋生物产业引领区。海洋生物产业引领区指荣成市沿海特别是东部、南部一带,适当向市区、文登辐射,区域岸线近300公里,是海洋科技城生物资源、生物研发机构、龙头企业最密集的一个板块。主要发展绿色养殖、远洋渔业、渔港经济、海洋食品、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等产业,打造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竞争力的海洋生物产业集群。

14:49:39 程剑

东部的核心是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主要建设海洋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海洋高新技术孵化中心、和海洋生物梦工场和洋生物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创新平台,以前沿高新技术为先导,构建“科技研发+人才服务+企业孵化+产业加速”的完整创新链条,打造以海洋生物科技为特色的海洋科技产业体系。

14:49:54 程剑

南部为海洋新经济先导区。海洋新经济先导区指文登-南海新区-乳山沿海,海岸线长约150公里,是海洋科技城生态环境最好、承载能力最强的一个板块。主要发展海洋碳汇、育苗育种、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等海洋新经济,培育海洋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建设新兴产业策源地。

南部的核心是蓝色碳谷。由南海新区蓝色创业谷、北京高新威海科创城、宝能海洋未来科技城、石墨烯技术研究院等组成。主要面向未来、高端、融合,建设研发创意、商业服务、冷链物流、生态环保等基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未来产业。

14:50:10 记者

能不能介绍一下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的情况?

14:50:37 林青松

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的试验海域位于褚岛以北0.7公里海域内,这一海域60米以上水深面积约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达72米,是我国浅海大陆架中难得的近岸深水区域。区域潮流最大流速达1.2米/秒,平均流速0.4米/秒,年平均有效波高约0.7米,而且季节差异显著,代表了我国大部分海域的设备仪器测试海况条件和潮流能、波浪能资源条件。离岸这么近,海域条件这么好,在全国也很难得。经综合比选,原国家海洋局确定将“国家浅海仪器装备试验场”和“国家波浪能、潮流能综合海洋试验场”两场合一,在威海褚岛海域建设“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2014年,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与威海市政府签署了共建协议,试验场建设正式启动。目前该试验场也是全国唯一的综合试验场,先后列入《全国海洋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

14:51:42 林青松

2016年,我市将5平方公里试验海域,确权给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用于建设仪器装备试验平台、观测与监测系统、波浪能与潮流能试验泊位。目前,该海域已经布放了海洋观测浮标、锚泊式测试试验平台,具备无人船、无人机、水下潜器等海洋设备测试服务能力,下一步还要在岛上建设雷达站、标准气象场和卫星定标场等科研设施。2019年,试验场承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哈工大、航天科技、中科院等试验任务40多项,由56个高校院所和企业组成的湾区建设联盟也将陆续参与试验场建设。

14:52:03 记者

能不能介绍一下远遥钱海科技湾区葡萄滩片区的建设情况?

14:52:54 林青松

葡萄滩片区指远遥港、远遥嘴、褚岛、靖子头等相关陆域、海域。作为湾区核心的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就位于这个片区,配合试验场的深度开发应用,与之配套服务的葡萄滩片区应该率先规划设计,率先启动建设。其中渔港区域有现成的码头、闲置的水产品交易中心、部分待拆除设施和空地,南岸有环翠区海洋智能装备中心和国华大厦,对上述资源加以整合、改造、提升,可为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西部的泛华高尔夫球场、东部的金海游艇码头可为高端人才提供生活休闲服务设施。

14:53:32 林青松

对于葡萄滩片区的规划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环翠区成立了规划建设指挥部,今年市城投公司与环翠区合资成立了威海市海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具体负责片区的建设运营。目前,对远遥渔港水产品交易中心、国华大厦和入口大门等改造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对高层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双招双引工作也在同步开展。

14:53:52 主持人

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如果还有问题请会后联系海洋发展局等采访,电话5230773。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