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编写了《威海市2019年电梯安全状况分析报告》,并对2019年度在我市开展电梯维保业务的电梯维保单位开展了年度考核。今天我们邀请市市场监管局四级调研员林卫平同志,向大家介绍威海2019年电梯安全状况及维保企业考核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本次发布会的媒体有:大众日报、省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山东商报、大众网、齐鲁网、鲁网等上级媒体驻威机构,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威海电视台、威海电台、威海广播电视报、威海传媒网等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们,以及政务微博、微信“威海发布”的编辑记者。
下面,请林卫平四级调研员介绍我市2019年电梯安全状况及维保企业考核有关情况。
一、我市电梯基本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市共有电梯20314台,其中环翠区4814台,文登区2171台,荣成市3842台,乳山市1689台,高区3353台,经区3154台,临港区539台,南海新区752台。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71台,增长幅度为13.2%。近年来我市电梯保有量始终保持快速的增长。
从电梯分类上看,我市电梯以乘客电梯为主,其数量为17313台,占电梯总数的85.23%;载货电梯1347台,占电梯总数的6.63%;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1475台,占电梯总数的7.26%;其他类别电梯179台,约占电梯总数的0.9%。
全市共有电梯使用单位2358家,在我市办理了告知性登记从事电梯维保单位共计84家,共有持证电梯作业人员3436人。
2019年全年我市未发生电梯安全事故。
二、2019年全市电梯维保企业考核情况
依据《威海市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考核管理办法》考核结果采用星级评定模式,对57家维保单位根据考核得分排名划分为五个星级(其中得分排名前10%为五星级、10%-30%为四星级、30%-70%为三星级、70%-90%为二星级、后10%为一星级)。
此次年度考核评出五星电梯维保单位7家,四星电梯维保单位10家,三星电梯维保单位23家,二星电梯维保单位12家,一星电梯维保单位5家,维保单位评定星级将在电梯轿厢内的电梯使用标志上予以体现,在威海从事电梯维保时间不满一年的维保单位以及电梯应急管理系统内维保电梯数量低于10台的维保单位不纳入本次星级评定,以此督促维保单位提升自身维保水平和服务能力,详细考核结果已经放在本次发布会的材料中。
针对部分维保单位维保质量水平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差的情况,市市场监管局对2019年电梯困人报警率较高的前10家使用单位和10家维保单位进行了集中约谈,督促被约谈单位严格落实各自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对电梯日常管理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采取安全宣传、行政指导、监督抽查等系列措施,督促维保单位进一步提升电梯维保质量,落实维保作业安全主体责任。
三、电梯检验和救援情况
2019年山东省特种设备研究院威海分院共检验电梯设备19446部,全市电梯定期检验率为99.25%,定期检验一次合格率为99.76%。
2019年电梯系统共接到困人报警电话302通,完成电梯应急处置302宗,共解救被困人员577人。困人报警电话与电梯应急处置相较去年相比减少147宗,同比减少48.7%。2019年平均每天发生困人事件0.83起,单台电梯一年出现困人报警概率为1.49%,单台电梯年度困人报警率较去年下降1个百分点,困人率同比降低40%。经调研考察分析,我市电梯安全运行情况的改善得益于我市电梯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电梯维保单位人员作业水平的提升以及全社会高度重视电梯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2020年我市电梯安全监管重点
2020年,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进一步降低电梯困人和故障率,提高电梯安全运行水平。
一是持续加大对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的监管力度。明确落实相关单位的主体责任,定期开展对电梯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督促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做好对电梯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定期培训和教育工作,加强电梯安全应急救援演练。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督促各相关单位提升电梯安全管理维护水平,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各电梯使用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使用管理主体责任,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做好日常检查、维护保养监督、应急演练与处置等工作,及时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零部件。要根据本单位设备特点,落实“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落实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人员、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特种设备要有使用登记证、作业人员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在用特种设备要依法进行定期检验,制定并不断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按照《特种设备风险隐患排查指导目录》的基本要求,既要突出重点、科学合理,又要简便易行、管用实用,建设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体系。此外提醒各电梯使用单位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规范的电梯操作与应急救援规程,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在用电梯的安全。
2、建议各使用单位在选择电梯维保单位时,不要一味选择维保费用报价低的单位,而是综合考虑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维保单位考核星级、维保单位服务水平与技术能力等来择优选择,对电梯好的保养才能保证电梯日常的安全正常运行。
3、各电梯使用单位在开展对电梯日常巡检的同时,可通过建立电梯问题讨论群等方式,积极发挥小区业主或住户的群众监督作用,对日常电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线索,及时整改电梯存在的隐患,切勿让电梯带病运行。
二是进一步完善电梯系统功能和数据信息。及时动态更新在用电梯信息,将电梯维保单位的维保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到电梯系统监控中,进一步提升电梯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全市电梯数量、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数据等全部纳入电梯系统,实现电梯系统数据全覆盖零缺漏。
三是探索建立多部门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物业行业管理部门,督促物业企业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和执法行动,对于检查执法中发现影响电梯使用安全的行为,及时依法依规处理并通报给相关单位,实现“查处一起,警示一片”的效果。
四是深化社会宣传监督。加大电梯安全知识普及力度,定期开展电梯安全进广场、进社区、进校园等宣传活动,提醒乘梯人员文明乘梯、安全乘梯,倡导积极配合维保单位人员的保养修理和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电梯安全的关注度,营造良好的电梯安全使用氛围;充分利用威海市电梯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电梯安全常识等内容,向市民普及电梯安全知识;广泛开展社会监督工作,及时处置电梯使用投诉,严查电梯安装和使用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是开展老旧电梯安全评估。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市的老旧电梯开展安全评估工作,排查部件破损老化严重、安全隐患较大的电梯,及时与电梯使用单位进行沟通,督促其进行电梯部件的更换或改造工作,提高安全使用水平。
四是深化社会宣传监督。加大电梯安全知识普及力度,定期开展电梯安全进广场、进社区、进校园等宣传活动,提醒乘梯人员文明乘梯、安全乘梯,倡导积极配合维保单位人员的保养修理和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电梯安全的关注度,营造良好的电梯安全使用氛围;充分利用威海市电梯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电梯安全常识等内容,向市民普及电梯安全知识;广泛开展社会监督工作,及时处置电梯使用投诉,严查电梯安装和使用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是开展老旧电梯安全评估。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市的老旧电梯开展安全评估工作,排查部件破损老化严重、安全隐患较大的电梯,及时与电梯使用单位进行沟通,督促其进行电梯部件的更换或改造工作,提高安全使用水平。
六是探索电梯物联网诊断系统应用。电梯物联网故障诊断系统主要是基于5G网络,在不改变原电梯控制系统的前提下,通过在电梯各部件上独立加装各类电子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通过主数据分析设备将电梯各关键部件的使用状态以数字量化形式展现,让电梯性能以直观综合性能分数的得以呈现,从而能够让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监管部门甚至是每一名乘梯人都对电梯性能水平直观了解,维保单位可以根据电梯诊断系统发出的风险提示信息对电梯的故障隐患进行针对性的排查与处置,进而保障电梯的安全使用。市市场监管局将紧盯电梯物联网发展形势进行跟踪调研分析,并将根据实际情况在有条件采用的单位率先投入使用。
七是推进实施电梯责任保险。进一步充分发挥电梯安全责任保险作用,提高我市电梯安全水平,持续加强对电梯责任保险的宣传,进一步推动电梯使用、维保单位参与投保电梯责任保险。在目前已完成全市电梯责任保险覆盖率达到30%的目标基础之上,争取在2020年完成全市在用电梯投保率达到50%的目标,进一步完善电梯安全风险社会保险分担机制。
各位媒体朋友,电梯安全关乎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电梯安全知识的普及传播、电梯安全意识的提高,都特别需要广大媒体的支持与宣传。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威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电梯安全监管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谢谢大家!
感谢你的提问,我来介绍一下相关情况。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特种设备91321台(条、部、辆),其中,锅炉935台,压力容器22028台,压力管道37029条,电梯20314部,起重机械7323部,厂车3276辆,客运索道5条,大型游乐设施133台。2019年我市特种设备总量增长30.87%,其中锅炉增长12.24%,压力容器增长4.18%,电梯增长13.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增长19.56%,起重机械增长5.03%。
全市共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6529家,其中环翠区952家,文登区1052家,荣成市2242家,乳山市689家,高区633家,经区585家,临港区253家,南海新区123家。全市共有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188个,其中设计许可证24个,制造许可证61个,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103个。全市共有充装许可证110个,其中气瓶充装许可证105个,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证5个。
全市共有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1个,气瓶检验单位2家,无损检测单位1家,安全阀校验单位1家。2019年,各类检验机构共检验特种设备49453台(套),特种设备定检率保持在99%以上,居全省前列。
截止2019年底,我市特种设备管理和作业人员持证数量为23765人项。
2019年,全市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
谢谢。
好的,我介绍一下相关情况。电梯安全一直是市场监管部门日常监管工作中的重中之中,我们始终严格履行监管职责,从制度建设、执法检查、宣传教育、应急管理、工作创新等多方面入手,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落实各方责任,突出整治重点。注重将“单位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紧密结合,加强对各区市市场监管局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明确电梯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分区分级建立隐患问题台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确保监管工作取得实绩。
二是开展维保单位年度考核,倒逼电梯维保质量水平提升。依据《威海市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考核管理办法》,对2019年度在我市开展电梯维保业务的89家电梯维保单位开展了年度维保星级考核,根据考核办法规定和考核分数由高到低划分五星至一星共五个星级。维保单位评定星级将在电梯轿厢内的电梯使用标志上予以体现,以此督促维保单位提升自身维保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是开展安全大检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市市场监管局每年组织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检查,对全市在用电梯进行排查整治,消除安全隐患问题,防范安全事故发生。2019年以来,已开展了多次电梯专项督查、检查和“回头看”行动,检查单位侧重于学校、车站、商场、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清单跟踪整改,保证隐患问题及时有效得到消除,有力提升了我市电梯安全运行水平。
四是运用系统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能。依托网格化监管系统,建立了市县两级电梯信息传递处置制度,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由安全监察机构责令改正,检验机构提供技术支撑,执法机构进行立案查处,各部门分工配合,实现了对隐患整改的动态掌控和闭环管理。
五是强化人员素质,筑牢安全基础。2019年9月组织举办了威海市电梯维保技能竞赛。有效的激励了广大电梯从业人员工作热情和“比学赶超”的积极性。各区市市场监管部门也组织了多种电梯安全培训与宣传活动,邀请电梯维保单位积极参与,共同打造安全乘梯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是注重安全宣传,提升社会安全意识。通过在网站、报刊、媒体等集中宣传电梯安全知识,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电梯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乘梯安全主题讲座。制作了电梯安全知识宣传册,发放至全市中小学校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广大中小学生“电梯安全小卫士”的积极作用。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活动,通过向市民发放电梯安全宣传手册、画册等方式,做好电梯安全知识普及工作。
谢谢。
好的。老旧电梯是指自办理使用登记之日起,使用15年以上的电梯,公众聚集场所使用10年以上的电梯。老旧电梯因为零部件老化、整梯使用次数较多等原因,电梯故障问题频发。此外老旧电梯数量逐年增多,逐渐成为电梯安全运行管理中的难题,也是我市电梯安全的重要隐患。
2005年全国在用老旧电梯比率为10%,预测到2025年这一比率将达到近40%。根据我市电梯应急管理系统数据,截止2019年底我市共有各类在用老旧电梯共计1213部。目前市市场监管局已经梳理并形成了我市在用老旧电梯管理台账,并且已着手开展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对我市5部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估工作。待省有关老旧电梯评估统一公布后,市市场监管局将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市的老旧电梯开展安全评估工作,重点排查部件破损老化严重、安全隐患较大的电梯,及时与电梯使用单位进行沟通,督促其进行电梯部件的更换或改造工作,提高安全使用水平,全力降低老旧电梯安全隐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