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59

2020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 王伟

                市统计局副局长 刘军利

                市能源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黄欣


15:02:44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王伟同志,市统计局副局长刘军利同志,市能源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黄欣同志,向大家介绍2020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5:03:12 主持人

参加本次发布会的有:大众日报、省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山东商报、大众网、齐鲁网、鲁网等上级媒体驻威机构,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威海电视台、威海电台、威海广播电视报、威海传媒网等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以及“威海发布”的编辑记者。

首先,请王伟副秘书长介绍有关情况。

15:04:15 王伟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年”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全市主要指标延续加快恢复态势,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市场预期总体向好。

15:04:52 王伟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上半年我市生产总值为1310.78亿元,同比下降0.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9.39亿元,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42.71亿元,下降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08.68亿元,下降1.2%,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7个百分点。

15:05:57 王伟

一、农业生产有增有降,渔业支撑作用明显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增长1.0%,林业产值下降2.9%,牧业产值下降9.8%,渔业产值增长3.1%,农林牧渔辅助性活动产值增长7.5%。

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不含远洋捕捞)97.18万吨,增长2.6%,其中海洋捕捞16.06万吨,下降2.5%;海水养殖80.25万吨,增长4.1%;淡水产品0.87万吨,下降23.2%。

15:09:15 王伟

二、工业经济稳中趋缓,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宽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增速较一季度提高4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2.6和1.4个百分点。

从分行业看,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宽。上半年,全市34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44.1%,较一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纺织服装、服饰业拉动作用明显,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2.6%,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3.8个百分点;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10.0%,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0.7个百分点。

从效益看,收入利润持续向好。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85.62亿元,下降5.8%,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24.80亿元,增长27.2%。

15:09:38 王伟

三、服务业生产持续恢复,近7成行业恢复速度加快

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7.0%,降幅较1-4月份收窄1.4个百分点。分行业情况看,近7成行业加快回升。1-5月份,全市调查的29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增速提高,增速回升面达68.9%。电子商务相关行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1-5月份,全市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7%,高于全部规上服务业收入增速20.7个百分点。

15:10:33 王伟

四、投资降幅明显收窄,制造业投资整体向好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投资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4.7%和18.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8%,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7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2.0%,是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制造业投资整体趋势向好。截止6月份,制造业投资已连续三个月正增长。上半年,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5.2%,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7.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向好对各相关领域投资均起到了一定的正向拉动作用。上半年,全市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7.5%,拉动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0个百分点;制造业高新技术投资增长20.6%,拉动全市高新技术投资增长12.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企稳回升。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完成投资165.1亿元,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增长0.5%,较一季度提高7.3个百分点。

15:12:04 王伟

五、市场销售逐步改善,稳中有升仍是主流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9.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1个百分点,下降速度分别低于全国和全省2.1和0.2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下降4.7%,下降速度分别低于全国和全省5.6和6.8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1位。

分商品类值看,重点领域消费增势良好。基本消费需求保持较高增速,上半年,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6.3%,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31.0个百分点。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改善,上半年,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金银珠宝类零售额降幅较一季度分别收窄0.7个和16.5个百分点。卫生防疫消费需求热度不减,上半年,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15.2%,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19.9个百分点。

15:13:16 王伟

六、外贸降幅逐渐收窄,外资规模稳中有进

上半年,全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639.3亿元,下降8.6%,降幅较一季度收窄6.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31.8亿元,下降3.0%,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3个百分点;进口207.4亿元,下降18.5%。跨境电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上半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9.9亿元,增长54.4%,较一季度提高18.3个百分点,占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的41.8%。

上半年,全市新设立外资项目141个,增长10.2%;实际使用外资4.4亿美元,规模居全省第4位。

15:17:02 王伟

七、居民收入实现增长,消费价格涨幅回落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1元,增长1.1%,较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28元,增长0.9%,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72元,增长2.0%,较一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快于城镇居民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85,较上年同期缩小0.02。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4.3%,涨幅较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12.8%,衣着类上涨5.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4.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5%,居住类下降1.4%,医疗保健类下降0.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3%。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的发展势头。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守住“保”的底线,不断夯实“稳”的基础,奋力开拓“进”的态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15:17:21 主持人

谢谢王秘书长的发布。接下来,回答记者提问,请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15:17:44 记者

1、从发布的数据来看,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呈现稳步复苏态势,如何看待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15:18:29 刘军利

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持续加大“六保”“六稳”工作力度,二季度经济增长顺利实现由负转正。经济运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5:19:16 刘军利

一是经济基础更加稳固。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4012户,其中外资企业增势较好,新登记外资企业155家,增长6.2%。截止6月份,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7.38万户,增长13.4%。居民就业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处于全省较低水平。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在财政收入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大力压缩一般性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节用裕民,腾出资金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9.4%和3.6%,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为76.3%,保持基本稳定。

15:21:10 刘军利

二是经济恢复步伐加快。从用电量看,6月当月,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8.1%,较5月份提高16.7个百分点,单月增速首次实现正增长,工业用电量显著回升表明我市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在加快恢复。从运输指数看,上半年,全市货运量增长2.4%,其中铁路运输货运量增长14.5%,水路运输货运量增长2%。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增长1.1%,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4%。从金融机构贷款情况来看,截至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20.79亿元,较年初增加131.68亿元,增长13.7%,其中,普惠型小微信贷投放较年初增加55.5亿元,已完成全年信贷投放计划的83.3%。表外业务超预期,截至6月末,全市主要表外业务余额452.80亿元,较年初增加80.54亿元,增长21.6%,表外业务快速发展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15:22:39 刘军利

三是企业信心逐步恢复。二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5.1,较一季度提高13.7个点;企业景气指数117.5,较一季度提高10.8个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均由一季度“微景气”区间提升至“相对景气”区间,表明企业虽然对当前自身运营以及行业运行整体评价仍较为谨慎,但较一季度有明显改善。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全市消费信心和市场活力在持续增强,限上单位生产经营景气调查数据显示,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大幅提升。批发零售业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00和100.4,较一季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2.6个点;住宿餐饮业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79.5和81.1,较一季度分别提高了21.6和27.9个点。

15:22:58 记者

从发布的数据来看,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27.2%,明显高于其他地市,这个增速为什么会这么高。

15:25:23 刘军利

从数据上看,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确实是增长27.2%,呈现较高的一个增速。但如果扣除3家企业二季度股权分红这一特殊因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8%,较一季度提高6.7个百分点,这一增速仍处在全省前列。

我市企业利润明显改善,一方面表明我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取得明显成效。疫情发生以来,为助力重点生产企业安全平稳复工复产,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个部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惠企政策,全市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在省委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组织的2月份、3月份企业和项目建设复工达产工作考核中,我市取得了全省第1名的好成绩,并获得省级复工达产财政奖励资金2450万元,这些奖励资金又统筹用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和项目建设支出,为我市经济发展再添一分力。另一方面表明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在我市落实落地,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压力有所缓解。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费用为92.10元,同比下降0.17元;贸易企业税金及附加全部下降,批发业下降0.9%、零售业下降53%、住宿业下降57%、餐饮业下降75%。

15:25:52 记者

项目建设在稳投资、促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请问今年上半年我市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下一步还有哪些新的举措和打算。

15:27:56 黄欣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两手抓,实施硬核措施,不断提升项目建设的精准度、实效性,推动项目建设攻坚突破,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上半年,我市81个省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6.4亿元,投资完成率40.5%,其中,48个省级重点项目(不含补短板项目),开复工47个,开工率97.9%,列全省第8位;累计年度完成投资47.71亿元,投资完成率55.1%,列全省第6位。202项市级重点项目共有190项开工建设,开工率94.1%,累计完成投资26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7%。

15:29:49 黄欣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从四方面着手,推动项目建设攻坚突破。

一是全面推行“项目专管员”制度。以区市为单位,按照属地原则,全面推行“项目专管员”制度,对纳入市重大项目管理服务平台的2000多个项目,各自安排一名行业主管部门或镇街工作人员作为“项目专管员”,发扬“店小二”精神,提供全程代办服务,跟踪了解项目建设有关情况,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按照重点项目落地协调推进机制进行分级协调处理,做到每个项目都有人抓、有人管。

二是抓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建立项目资金、土地等要素需求台账,组织区市、市直有关部门进行会商协调,促进要素资源向重点项目集聚。研究出台《威海市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实施方案》,适时开展能耗指标市级收储,优先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重点向手续完备、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的项目倾斜。

三是持续加大问题解决力度。实施好重点项目落地推进机制,健全问题征询直通车制度,通过省重点项目督导服务平台实时征集企业和项目建设问题,坚持“一企一策”,疏通堵点,解决难点。对需要省级层面协调解决的及时上报省调度中心及省直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建立“问题征集、分析研判、会商解决、结果反馈”的工作闭环。

四是加大督导推进力度。每月制定项目推进任务目标和投资计划,强化亮灯管理,对前期工作进展缓慢、未达到目标计划等项目分别黄灯、红灯预警。对省级重点项目实行定期调度、通报,深入落实清单式管理、责任化推进要求,形成市、区市、镇街三级协同,投资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齐抓共管项目建设的合力。

15:30:06 记者

今年以来,疫情对全市服务业发展带来较大冲击,为稳定服务业发展,我市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15:30:31 黄欣

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决策部署,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全力破解难点堵点问题,打好疫情影响下服务业发展系列组合拳。

15:33:53 黄欣

一是狠抓政策落实。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业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从降低运营成本、确保稳定就业、优化服务保障、推动转型发展4个方面制定28条含金量高的帮扶政策,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政策执行期间,共减免承租市属国有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房屋企业房租1099万元,为5841家企业落实稳岗返还8027万元,累计向服务业领域发放贷款6万笔,共计25.1亿元。从全市228家规上重点服务业企业运行情况看,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5亿元,下降6.1%,较一季度收窄5.7个百分点,企业经营持续回暖。

二是助力行业平稳发展。制定实施“六保三促”工作方案,明确要素保障等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全力稳定经济发展基本盘。聚焦释放需求潜力,集中开展了“2020惠民消费季十大主题行动”,分四批发放电子消费券1000万元,初步测算拉动消费1.1亿元。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8.8、110、1.2、15.4、49.5亿元,增速分别为-2.9%、-8.5%、-25.7%、-20.8%、0.5%,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高14.5、8.6、13.2、12.4和5.5个百分点,行业发展全面企稳向好。

三是加快项目建设。制定出台《2020年全市现代服务业攻坚突破行动方案》,把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作为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年”的重要抓手,筛选确定总投资650.7亿元的126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截止6月底,完成投资61.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2.1%,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上半年,全市服务业投资增长11.8%,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7个百分点,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引擎。

总的看,面对疫情冲击,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发展负重前行,但进入二季度以来积极变化逐步累积,保的成效持续显现,稳的基础不断巩固,进的态势逐步增强,下半年,全市上下将继续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以更大的决心推动全市服务业持续向好发展,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15:34:19 主持人

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还有问题请会后联系采访。希望各媒体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特点,引导社会各界客观、全面、辩证、积极看待经济发展形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