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54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卫生健康委一级调研员 鞠立民

09:05:20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近日,中共威海市委 威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威发〔2021〕7号)。今天,我们邀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调研员鞠立民同志,向大家解读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大众日报、省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山东商报、大众网、齐鲁网、鲁网等上级媒体驻威机构,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威海电视台、威海电台、威海传媒网等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们,以及政务微博、微信“威海发布”等。

下面,请请鞠立民一级调研员介绍《实施意见》的起草背景和主要内容。


09:05:58 鞠立民

各位新闻界朋友:

大家上午好!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近日,中共威海市委、威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威发〔2021〕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根据此次新闻发布会的安排,下面由我就《实施意见》的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一下介绍。


09:07:26 鞠立民

一、文件起草的背景和过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文件及中医药大会精神,结合我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全市中医药创新发展大会工作要求,我委会同相关部门,结合我市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实际,深入开展调研,起草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征求了各区市、开发区、南海新区以及24个部门、单位意见,通过了司法局的合法性审查,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于6月3日以中共威海市委、威海市人民政府的名义正式印发实施。


09:11:30 鞠立民

二、《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共分为6大方面21条意见。

(一)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中医医院建设,明确了威海市中医院、文登整骨医院的发展定位,明确环翠区举办1所公立中医类医院,鼓励文登区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向公立中医类综合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医院转型,要求乳山市中医院创建三级中医医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建立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合作机制。

(二)大力培育中医药特色优势。用3年时间,在适宜人群中推广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用5年时间,每个区市至少打造出1个治未病中心。到2025年,创建省级中医专科联盟牵头专科1-2个、成员专科5-10个,建设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10个,基层中医特色专病15个,评选重点中医药科研项目100个。依托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搭建国家级中医骨伤循证能力建设平台,建设山东省骨伤研究院。

(三)全面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质量。改进中医药人才评价标准,完善薪酬分配办法,制定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遴选标准,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体系。用5年左右时间,培养10名左右国家、省级中医药优秀人才,选拔5名市级中医药学术领军人物、20名市级名中医药专家、15名市级基层名中医,选派125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人才外出进修培训,培养150名中医类全科医生,外引20名省级及以上中医药专家定期基层坐诊和带教,选拔培养一批医师参加省级西医学习中医“511”人才培养计划。

09:14:40 鞠立民

(四)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到2022年,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9万亩,争创国家级西洋参现代农业产业园1处,建设2-3处中药材科普基地,建设中医药野生药用植物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争创1处省级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用5年左右时间,中药和保健品等系列产品自主研发品种达到70种以上,研发相关食品品种10种以上,市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达到20家,新增不低于5条中医药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新增中药制剂不少于10个,在全市建设4-5处现代化中药饮片集中配送中心。

(五)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持续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建立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机制。鼓励打造中医药博物馆、文化馆、体验馆等,发展具有威海特色的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成立国际医疗部,吸引海外留学生来威接受中医药交流和培训,积极发展入境中医健康旅游。

(六)统筹协调中医药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将中医药发展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占卫生健康投入比例每年都有新的较大幅度提高,对政府办中医医院所举借债务依法依规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予以偿还。完善扶持激励政策,研究制定加强医疗保障支持中医药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中医药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财政中医药专项考核资金安排挂钩。

谢谢大家!


09:15:02 主持人

谢谢鞠立民一级调研员的发布。接下来,发布人愿意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请提问的记者先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09:15:28 记者

我市《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哪些创新点、突破点?

09:15:58 鞠立民

2020年下半年,我委就着手研究《实施意见》,组织了全市中医药工作专题调研,到外省市学习中医药工作先进经验,我市文件主要包括6个方面21条,除了国家和省里明确要求要落实的工作外,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点补短板、创亮点:

09:19:00 鞠立民

(一)在中医医院建设方面。结合我市实际,主要突出了市中医院的牵头带动作用,鼓励中医院建设高水平的治未病中心和康复治疗中心,争创省级中医肾病等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突出了文登整骨医院全国中医骨伤中心的优势,力争打造现代化一流的全国中医骨伤高地;支持环翠区、文登区和乳山市结合自身中医药发展情况,打造各具特色的中医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医院。

(二)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省里规定,到2022年,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我们将标准均提到了100%。同时我们结合实际,提出了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确定了到2022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建成“艾灸体验馆”,到2025年,适宜技术惠民工程覆盖50万人的目标,该项工作也被纳入了今年的为民办实事。

(三)在推动中医药专科集群建设方面。我们较省方案具体化了,提出了明确的省、市、县级中医药专科建设目标,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中医药专科集群。

(四)在提升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我们提出了要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中医药科研发展规划,明确了用5年时间,评选出100个市级有资科研项目和一批无资科研项目的目标。同时提出要发挥文登整骨医院山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的作用,搭建国家级科研平台。

09:22:25 鞠立民

(五)在突出中医预防和康复能力建设方面。我们要求到2025年,每个区市要打造至少1个在区域内有广泛影响的治未病中心,补充规定了要发挥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养生功法在服务百姓健康中的作用,以及中医适宜技术在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中的作用。

(六)在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方面。对国家和省规定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对改进中医药人才评价标准、完善薪酬分配办法、对高层次人才采取灵活多样的收入分配办法、建立高层次人才聘期任务目标考核制度等进行了规定。

(七)在强化各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方面。在省级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计划实施中医药人才内培外引工程,对各级(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培养计划,明确了培养的数量,且将有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市财政局出台相应的配套文件。

(八)在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方面。我们在这方面是个重点,结合前期对全市中医药产业调研的情况,对内容进行了细化,对中医药一产、二产、三产的发展做了明确要求。比如加快我市中药材的种植和企业的发展;加快中医药的生产研发,鼓励文登西洋参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中医药服务业发展等等。

(九)在完善扶持奖励政策方面。具体是对医保如何支持中医药发展做了详细的规定。比如规定要研究出台我市《加强医疗保障支持中医药发展的实施意见》,要继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优化中医日间病房管理模式,探索中西医同病同价改革、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普通门诊统筹等。


09:22:45 记者

我市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前期在“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先行垂范,做了很多创新性工作,下一步我们还有哪些具体举措?


09:24:00 鞠立民

在市医保局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前期我市的中医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全省的前列。前段时间,市医保局和我委也在全省率先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支持中医药发展医疗保障政策的通知》(威医保发〔2021〕26号),提出了9大项支持中医药发展的具体举措。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力争在探索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改革、建立中医日间病房管理制度和诊疗服务体系、试点中医门诊统筹等工作中,再有新突破,再创新亮点,使我们出台的文件政策能尽早落地见效。

09:24:20 记者

中医药发展离不开人才,在我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下一步我们有哪些计划?

09:27:17 鞠立民

一是实施内培外引工程,让人才育得出。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培养10名左右省级以上优秀人才,选拔5名中医药学术领军人物、20名市级名中医药专家、15名市级基层名中医,选拔125名临床技术骨干人才外出研修,培养150名中医类全科医生,外引20名专家定期基层坐诊和带教,选拔培养一批医师参加省级西学中“511”人才培养计划。

二是健全评价激励机制,让人才留得住。我们将改进中医药人才评价标准,坚持把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主要评价内容,科学界定中医药高层次人才范围,并对其采取灵活多样的收入分配办法。同时不断完善薪酬分配办法,绩效分配适当向中医药特色明显、诊疗实绩突出的科室和人员倾斜。在职称评聘方面破除“五唯”弊端,专业技术人员在乡镇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申报副高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0年以上申报正高级职称,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三是完善科研支撑体系,让人才用得好。探索建立适合我市中医药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政策和管理方式,出台我市的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市级中医药科研管理体系和经费保障体系,鼓励我市医疗机构、高等院(所)校、企业申报中医药科研项目,出技术、出成果、搞创新,加快形成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释放中医药人才的智慧与能力。


09:28:46 记者

我国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中要求“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这句话在我们的《实施意见》当中是如何体现的?

09:31:57 鞠立民

“十三五”以来,我市秉承“基层强中医、中医强基层”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开启中医药特色优质服务新模式,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意见》也对基层中医药工作进行了重点表述。

一是推广中医药技术到基层。《实施意见》要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广一批中医协定处方和10类30项中医适宜技术。”“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到2022年,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建成艾灸体验馆,到2025年,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覆盖50万人”。目前,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已被确定为2021年市政府民生实事之一。下一步,我委将联合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印发《威海市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2021-2025五年计划》,在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设置免费艾灸体验馆、建立宣教驿站、免费提供艾灸体验服务,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型,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二是整合中医药资源到基层。强化基层专科专病建设,到2025年,遴选15个基层中医特色专病援建单位和项目单位。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我们将遴选一批基层名中医、一批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骨干,培养一批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外引一批省级及以上中医药专家定期基层坐诊;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达到一定年限,晋升职称不受岗位限制。同时我们将在全市建设4-5处现代化中药饮片集中配送中心,实行统一采购、审方、煎制、配送、追溯、监管的“六统一”模式,为基层提供优质优价高效的中药服务。“到2022年,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诊疗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


09:32:11 记者

健康产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我们知道中医药产业是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在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方面,下一步将采取哪些实际举措?


09:34:50 鞠立民

近年来,健康产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已被国际经济学家认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定下了明确目标:到2030年,健康产业的总规模达到16万亿,为我们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医药产业是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产业发展规划。首先对全市中医药产业有关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切实掌握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底数,加强我市产业发展环境、优势、基础等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我市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

二是争取政策扶持。对上积极争取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研发、设备更新、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适用于中医药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借力”推动产业发展。同时,加强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梳理和落实,在土地使用、科技研发、人才引进、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关键性支持,全力推动全市中医药产业科学快速发展。

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发展中医药康养、研学、文旅等项目,打造中医养生、健身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鲜明、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示范基地,推动中医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09:35:13 主持人

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如果还有问题可以会后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