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今天,我们邀请市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孙民同志、威海市中级法院副院长陈天合同志,向大家介绍《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大众日报、省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山东商报、大众网、齐鲁网、鲁网等上级媒体驻威机构,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威海电视台、威海电台、威海传媒网等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们,以及政务微博、微信“威海发布”等。
下面,请孙民二级调研员介绍《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以及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威办发电〔2021〕39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围绕强化“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对我市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出了全面部署。下面,我就出台的《实施意见》进行介绍。
一、《实施意见》的起草背景以及重要意义
2020年11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央、省级层面先后于2019年11月、2020年10月以“两办”文件出台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起草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并经威海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
二、《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及特点
《实施意见》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部署的具体措,是新时代我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将有效地提升我市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力地指导和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在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和对外开放中的促进作用。《实施意见》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共15条措施。
一是加大保护力度,形成严保护态势。《实施意见》要求严格执行证据标准,推进落实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形成统一审判标准。强化案件执行措施。落实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推进重大案件公开审理,优化升级网络庭审设施,开设庭审网络直播,严格执行裁判文书结案 30 日内100%网上公开制度。实施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推动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完善仲裁、调解、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之间的衔接,推行调解优先推荐机制,推动跨部门重大案件联合查办和移交,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加大司法行政保护力度。加大刑事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专利、侵犯商业秘密等危害科技创新的犯罪行为,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强化民事司法保护,全面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知识产权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力度,扩大监管覆盖面。加强线上侵权假冒行为治理,通过网络监测收集线上专利、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线索。定期公布威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二是推进社会共治,形成大保护格局。采取诉调对接、诉裁对接、行政执法与调解对接等多种方式,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发挥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扩大知识产权纠纷解决非诉覆盖面。对举报知识产权违法行的,给予奖励。完善维权援助公益服务。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侵权判定专家作用,为知识产权公益维权援助提供专业技术支撑。面向代理机构、 律师事务所、企业和高校等社会力量招募知识产权志愿者,组建知识产权志愿者队伍,建立完善志愿者制度。建立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利数据检索、知识产权法规政策咨询、远程教育和质押融资等服务。
三是强化链条保护,突破快保护环节。推动简易案件和纠纷快速处理。提高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效率,推动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缩短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期限和维权周期。针对电商平台、展会、专业市场、进出口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构建行政执法、仲裁、调解等快速处理渠道。依法打击利用版权诉讼进行投机性牟利等行为。强化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建设,对我市优势产业实现快速保护。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制度,筛选 50 家以上企业建立市知识产权保护重点联系单位库,同时建立重点单位联络组和知识产权侵权判定专家库,实现知识产权保护重点联系单位库、专家库、重点单位联络组一体化管理,快速处理重点企业投诉举报的知识产权案件。
四是深化合作交流,创建同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深入落实《威海市与仁川广域市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备忘录》,组织知识产权磋商,在知识产权咨询、培训和互通法律等方面加强交流沟通,开展中韩合作联合助企活动,促进两地企业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及时通报美国 337、301 调查等知识产权案件信息,指导企业做好应对措施,提供涉外法律服务。支持企业申请国际资质认证、境外商标及境外专利等,联合知识产权专业机构,为威海国际食品博览会、渔具博览会及境外参展活动提供维权服务,做好展期侵权行为的预防、调解和处理工作。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提供保障支撑。在威海市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威海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专项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完善通报约谈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知识产权领域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畅通“智汇威海”海外引才渠道,完善海内外引才机构布局。鼓励区市、开发区和部门及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人才培训工作。加强基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队伍人员配备和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升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大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和实务人才培训力度, 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准。强化资金支持。在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知识产权保护经费,保障知识产权工作推进落实。加强宣传引导。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宣传工作的重点,制定工作计划,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进企业、进单位、进网络等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创新创业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动形成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局面。
市市场监管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充分利用政府平台网站、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借助专利周等契机,加强舆论引导,对《实施意见》开展宣传,帮助企业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提升公众知晓度。定期公开发布有社会影响力的典型案件,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同时,也欢迎社会公众、广大企业和新闻媒体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不断提高和改进工作,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威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谢谢大家!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设在省或设区的市,面向省、地市的优势产业,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提供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
快速维权中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设在县级,主要提供集外观设计、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知识产权服务。
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可以大幅度提高专利审批速度、快速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目前我市发明专利要2-3年拿到发明专利证书,实用新型专利要1年半左右,外观设计专利要6个月左右拿到专利证书。设立保护中心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目前最快可以2-3个月拿到专利证书,外观设计专利仅需要7个工作日就可以拿到专利证书。通过快速授权,企业的专利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保护。
为满足我市优势产业对于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急切需求。我市正在着手申请中国(威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
谢谢。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专项行动。印发了《2021年全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推进“铁拳”、“蓝天”等专项行动,围绕食品药品和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加强在侵权假冒多发的交易市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和春节、五一、端午等关键时段的治理,检查各类企业、商标、专利代理机构1123家。加强线上侵权假冒行为治理,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通过网络监测收集线上专利、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线索43条,今年以来查处各类侵权假冒违法案件53起。
二是加强行政裁决工作。加大打击重复侵权、群体侵权、恶意侵权行为力度,加大涉外、涉民营企业专利侵权纠纷办案力度,发挥行政保护优势,依法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我市被省局确定为省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建设试点市,今年已处理专利侵权纠纷4起。
三是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制度。构建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便捷响应通道,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重点联系机制,已遴选79家企业建立市级知识产权保护重点联系单位库,建立了知识产权侵权判定专家顾问制度,为企业“一对一”专利侵权判定、维权、诉讼等咨询意见和专业支撑。
谢谢。
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是指由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审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三合一”工作,可以构建符合知识产权司法特点和规律的工作机制和审判体制,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效能。“三合一”工作有利于增强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执法合力,实现知识产权的全方位救济和司法公正;有利于统一司法标准,提高审判质量,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有利于合理调配审判力量,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效益和效率;有利于知识产权专门审判队伍建设,提高知识产权审判队伍素质。知识产权专业法官在是否存在或构成知识产权的判断上,在知识产权归属的判断上,在侵权行为及行为特征的把握和定性上,在知识产权案件庭审重点的掌控上,在保证同类案件适用法律的一致性上,都相比非专业的法官更能发挥其自身审判优势。
今年上半年,根据上级法院的要求,结合我市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实际,在兄弟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我们已经为“三合一”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了充分调研,调整了部分审判力量,并已起草相关文件,将于近日下发。
谢谢。
调解是多元解纷机制中的重要手段,具有灵活、有温度、花费少等特点。2020年,我们即与威海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我们将适合调解的知识产权案件通过诉讼服务平台推送至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由专职调解员负责知识产权纠纷诉前调解工作,法院对调解员进行业务指导。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曾有两名调解员一次调解80起案件成功 72件的成功经验。今年以来,13名调解员调解知识产权案纠纷案件134起,成功99起。诉调对接机制,有力促进了知识产权领域的诉源治理,使进入司法程序的知识产权案件收案数量得以下降,有效降低我市知识产权纠纷的万人起诉率。为保证调解委员会所作调解书的司法执行力,我们加大了司法确认制度的适用力度,对于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进行司法确认,使调解书具有更强执行力,这也是保证调解协议落到实处的有力保障。因此,请公众放心选择适用诉前调解程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