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0:09

《关于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徐连敏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与技术改造科科长 李晓民


09:40:31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天,我们邀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徐连敏同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与技术改造科科长李晓民同志,向大家解读《关于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大众日报、省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山东商报、大众网、齐鲁网、鲁网等上级媒体驻威机构,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威海电视台、威海电台、威海传媒网等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们,以及政务微博、微信“威海发布”等。

下面,请徐连敏副局长介绍《关于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


09:41:08 徐连敏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媒体记者、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下面我向媒体朋友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09:42:07 徐连敏

一、文件起草的背景和过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省政府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突出先进制造业主体地位,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立足威海实际,充分借鉴宁波、济南、潍坊等先进地市的经验做法,市工信局牵头起草了《关于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作为“十四五”时期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总遵循和总抓手。先后征求了各区市政府(管委)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听取了行业协会、有关企业及企业家的建议,并在全市先进制造业大会上公开征求了意见,于近期正式印发实施。

09:43:13 徐连敏

二、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共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组织领导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明确了指导思想,结合威海制造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到“十四五”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00家,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这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相一致。


09:45:53 徐连敏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提出特色集群培育、企业梯次培育、创新能力提升、高水平技改、绿色安全发展、服务型制造“六大工程”。

一是实施特色集群培育工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主要从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优化提升产业链和开展精准招商四个层面,提出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重点支持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六大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十条优势产业链。

二是实施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壮大市场主体规模。立足做强做优做大存量,提出了系列政策措施。首次提出对企业实施的重点骨干膨胀项目视同招商引资项目同等对待,按照设备投资额不高于5%的比例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对符合条件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的创新型企业,分档给予资金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新升规企业连续三年给予资金奖励。对单项冠军企业、“小巨人”、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奖励,其中,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提高了扶持标准,从以前的20万元提高到50万元。


09:48:24 徐连敏

三是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增强核心竞争优势。针对创新平台与产业、企业结合不紧密,企业创新主体发挥作用不够的现实,从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质量品牌提升三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提升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首次提出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300万元奖励;对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奖励标准,从以前的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对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四是实施高水平技改工程,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扩大投资、数字经济的部署要求,突出制造模式的优化升级,把企业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建设、数字产业化发展三个方面作为突破口,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智能化改造项目,按照设备购置额不高于10%的比例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对认定的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无人车间”,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五是实施绿色安全发展工程,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为贯彻落实绿色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先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级,把绿色安全发展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提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三项具体任务。对工业节能示范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制造体系的园区和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六是实施服务型制造工程,推动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包括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推广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模式、加快软件产业发展三部分,目的是加快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对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


09:49:14 徐连敏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从生产要素供给、金融支持、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家服务、行业协会、服务效能等六个方面,全面优化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出试点划定工业集聚区控制线,为制造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与处置存量土地挂钩,优先用于先进制造业项目。对集群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实施的重点制造业项目全力保障用地、用能等生产要素,必要时可采取“一事一议”专题研究解决。首次提出设立“威海企业家日”,为政府和企业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第四部分,组织领导。全面加强市委、市政府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在全市工业运行指挥部的具体指导下,完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督导考核,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推动我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09:49:28 徐连敏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认真抓好文件的贯彻落实,加强社会宣传和政策解读,强化服务引导和措施保障,抓细抓实企业膨胀发展、招商引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安全绿色发展等重点工作,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我市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谢谢大家!


09:50:07 主持人

谢谢徐连敏副局长的发布,接下来,回答记者提问。请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09:50:46 记者

近十年来,我市首次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出台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文件出台的背景?

09:51:36 李晓民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一下。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步伐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工作。从全球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战略博弈加剧的态势没有改变,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相互关联,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制造业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的“竞技场”。从全国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浙江、河南等地都出台了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先进制造业已经成为各大城市转轨高质量发展的“兵家必争之地”。从全省看,9月份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十四五”制造强省建设规划》,聚焦打造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抓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从全市看,“十四五”期间,我们提出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的目标定位和产业现代化等“五化”的发展任务,每一项任务都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市委今年也把先进制造业发展列为需要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24个问题之首,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树立重视制造业、发展制造业的工作导向。在上述背景下,为确保“十四五”期间先进制造业发展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确保先进制造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我们牵头起草了《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为“十四五”期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和总遵循。

谢谢!


09:52:20 记者

先进制造业是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力量,请问十四五期间,威海制造业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09:55:08 李晓民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一下。十四五期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以集群化、专精化、高新化、智能化、低碳化为方向,全面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集群化。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碳纤维等复合材料、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6个制造业产业集群,医药医疗器械、碳纤维等复合材料、船舶与海工装备、纺织服装、打印设备及智能服务终端、轮胎、钓具、电机、汽车、海洋食品10条优势产业链,依托重点园区、链主企业、平台型企业,发挥行业协会(联盟)的作用,推动链主企业垂直整合,加强上下游企业配套协作,积极融入胶东经济圈、全省乃至全国产业发展布局,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化、链条化发展水平。二是专精化。立足威海产业发展实际,实施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打造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 独角兽、瞪羚企业,推动我市制造业向专精特新发展。三是高新化。依托“1+4+N”创新体系,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打造一批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联合,围绕重点领域开展“揭榜挂帅”,努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四是智能化。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对现有生产设施和管理服务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动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建设一批无人工厂、无人车间、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五是低碳化。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园区,推动我市制造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09:55:32 记者

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请问下一步在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保障措施?


09:57:42 李晓民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一下。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善各项保障措施,持续用力、扎实推进。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要素保障。深入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对于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全力保障用地指标。深化“亩产效益”评价结果应用,实施差别化的用电、用水等资源要素价格,以及差别化的用地、排放、产能利用、融资、财政扶持等政策,推动资源要素向高效企业聚集。二是抓人才队伍。设立开展“威海企业家日”活动,加强企业家教育培训,深化提升“青蓝接力”行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威商”。实施“威海英才计划”升级版,充分发挥驻威院校资源优势,推动校企合作,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市制造业发展提供各类人才支撑。三是抓金融支持。完善产融合作对接交流机制,推动银企信息共享,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信贷方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增加对种子期、成长期等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资本投入。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拓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四是抓政策引导。加强政策统筹,综合施策,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每年集中支持一批重点制造业企业和项目,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综合运用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科技研发、技术改造、试点示范等领域。五是抓服务企业。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推动行政审批提速提效。持续完善领导联系企业和项目”制度和“四张清单”服务企业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09:58:09 主持人

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如果还有问题请联系市工信局规划与技术改造科采访,联系电话:5166726。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