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药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天,我们邀请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艳同志,向大家介绍我市2021年药品安全监管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大众日报、省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山东商报、大众网、齐鲁网、鲁网等上级媒体驻威机构,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威海电视台、威海电台、威海传媒网等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们,以及政务微博、微信“威海发布”等。
下面,请丁艳局长介绍我市2021年药品安全监管情况。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多年来对药品监管工作的关心支持。今天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向大家通报2021年药品监管工作情况。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药品经营企业1662家,其中药品零售连锁总部23家、连锁门店1483家、单体药店175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793家,药品、医疗器械使用单位2575家,疾控中心5家,疫苗接种单位109家、新冠疫苗接种点92家。本年度,市市场监管局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创新意识,以护佑群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为导向,推动全市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药品行业质量管理水平双提升。全市累计抽检药品752批,发现不合格药品6批,合格率99.2%,对不合格药品全部调查处置,处置率100%。
一、强化责任担当,坚决落实疫情防控政治责任
(一)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通过市县所三级联动检查、监管人员节假日“体验式”暗访、每月第三方机构暗访暗查等方式,对药店开展高频次、多形式、全覆盖督导检查,对落实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一律停业整顿、公开曝光,时刻保持药店疫情防控高压态势,始终绷紧疫情防控弦。严格落实退烧、止咳、抗病毒、抗生素四类药品销售登记上报制度,第一时间设计开发“威海市四类药品和发热患者信息登记系统”,于2021年2月正式上线运行,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登记服务。截止11月底,全市共检查药店7799家次,停业整顿240家,登记销售四类药品1436.6万批次,购药人员信息483.4万人次。第三方暗访疫情防控问题发生率从年初的20%直降至“十一”期间的1.3%。
(二)抓紧抓实疫苗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关注冷链设施设备、储运温度监测、出入库管理、疫苗追溯体系数据真实完整性等,对疾控机构、指定接种点实施6轮全覆盖检查,市市场监管局专项督导2轮,严查严控疫苗质量安全风险。截至11月25日,累计检查860家次,发现缺陷单位91家,警告17家,全部通报同级卫健部门,设施设备不足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二、坚持底线思维,保障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
(一)开展药品流通领域综合治理。一是强化药品零售环节监督检查。以国家集采中选品种、中药饮片、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有特殊管理要求的药品、冷链储运药品及疫情防控用药品为重点品种,以药品储存条件、处方药销售、执业药师在岗服务等为重点检查内容,整合流通领域专项检查、含兴奋剂药品专项整治、网络销售药品等5项专项整治、大排查大整治等工作,变零散整治为零售领域系统治理。二是开展药品使用单位专项检查。联合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印发《威海市药品医疗器械使用单位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以个体诊所、村卫生室等小型医疗机构为重点检查单位,整治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环节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对90家管理不规范药品使用单位进行交叉飞检,立案查处21起,形成了有力震慑。对全市3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全覆盖检查,未发现使用过期药品行为。三是实行药品储存条件提升工程。要求全市药品使用单位自查自纠,无阴凉柜(区)或阴凉柜(区)不能满足药品储存需要的,全部进行改造。截止10月底,全市在营的2393家医疗机构全部完成自查,自查率100%,其中完成阴凉区(柜)改造,142家正在改造中,改造率完成率达94.06%。四是严查重处违法行为。严格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截至11月底,全市共检查零售药店3010家次,检查覆盖率181.1%,检查药品使用单位3094家次,检查覆盖率120.2%,立案425起,罚没款129.24万元,规范了药品经营行为,震慑了违法违规企业。
(二)开展医疗器械风险隐患排查。坚持问题导向,以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疫情防控类医疗器械等为重点产品,以网络销售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重点监管企业等为重点检查对象,组织开展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以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射频类美容仪器、贴敷类医疗器械为重点,组织开展可用于医美医疗器械专项整治,累计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632家、医疗器械使用单位2269家,其中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企业302家,网络销售医疗器械企业62家,医疗美容机构49家,责令限期整改222家,警告41家,立案查处44家,罚没款135.05万元。
(三)开展化妆品整治“雷霆行动”。强化《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宣传告知。制定《威海市化妆品经营“十不准”》,印发中韩双语版《威海市化妆品经营单位告知书》,在全市化妆品集中交易市场和经营商户营业场所张贴5412份,通过手机终端发送威海市化妆品经营禁止行为宣贯公益短信129.75万条,集中约谈对全化妆品集中交易市场、大型商超、较大规模美容院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卖店相关负责人276人次,督促经营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聚焦经营过期化妆品、无中文标识进口化妆品、未建立进货检查验收记录等化妆品经营环节的突出问题,坚持重典治乱,全面整顿化妆品经营秩序。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办化妆品案件115起,查扣不合格化妆品372件,罚没款89.13万元。
三、强化服务创新,实现为民解忧和助企发展双提升
(一)创新建设威海市远程处方审方一体化平台。聚焦群众购买处方药不安全不便捷、安全监管抓手少难题,确立了“平台一体、统一规范、多元选择”项目思路,创新建设威海市远程处方审方一体化平台,该项目列入市委2021年创新突破目标任务予以推动,全省首创了处方药远程开方、远程审方、药店售药全链条融合治理新模式。平台将互联网医院、远程审方服务平台、零售药店纳入一体管理,群众只需要打一个“视频电话”,即可完成整个问诊、审方、拿药全过程,实现了一站式、全天候专业药学服务,群众购药更方便更安全。通过平台,零售药店从单纯的提供药品销售服务,发展到可以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提供用药咨询、处方审核等药学服务和基础的医学健康服务,实现了医疗服务与药品销售相融合,企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同时,平台全程实时记录存储群众购药全流程全环节,监管部门随时查看处方信息,进行处方数据综合分析,实现全过程有效监管和科学决策。目前,全市10家药品零售连锁总部、1070家零售药店、4家远程审方服务平台、6家互联网医院已首批进驻,可提供服务执业医师和药师达到890名。
(二)开展家庭过期药品无害化处置行动。主动将开展家庭过期药品无害化销毁提报列为2021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高位谋划、整体推进,修订出台《威海市家庭过期药品回收销毁管理办法》,明确定点回收企业和定点回收门店的认定条件,对定点回收门店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家庭过期药品无害化处置长效机制。2021年2月,聚焦过期药品回收过程的关键环节和风险隐患,组织对全市160家家庭过期药品定点回收门店开展规范性检查,未发现私自销售回收的过期药品、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等违法行为,6家因注销、迁址的药店因不符合“布局合理”原则被取消定点回收资格。7月,根据新修订的《威海市家庭过期药品回收销毁管理办法》,选定山东燕喜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威海颐和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威海九誉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山东养天和康平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等4家医药连锁企业为定点回收企业,新增定点回收门店46家,在全市累计设立200家,方便群众就近送交过期药品,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镇街全覆盖。今年以来共回收并销毁过期药品7吨,有效保障了公众用药安全。
各位媒体朋友,药品安全关乎到人民身体健康,合理用药知识的普及传播、药品安全意识的提高,都需要广大媒体的支持与宣传。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威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药品监管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谢谢大家!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多地蔓延,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市市场监管局将落实药店疫情防控责任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多形式督导检查、全方位压实主体责任,织牢织密药店疫情防控网,全市药店疫情防控形势平稳。
一是运用信息化手段登记四类药品。第一时间设计开发“威海市四类药品和发热患者信息登记系统”,信息登记安全便捷、数据汇总及时准确。实施一店一码,系统对接威海市疫情防控系统市民数据库,扫码即可自动获取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实现扫码快捷登记;信息全程加密,药店管理账号实施脱敏处理,隐藏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关键信息,各级管理账号实施水印防拍保护,严防信息外泄,保护市民隐私。异常信息自动推送,可疑症状患者信息红色醒目标示,药店登记后自动推送到乡镇、社区管理员账号,实现快速跟踪排查。
二是约谈告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疫情防控措施平急转化机制,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及时调整防控措施。先后5次召开药品零售连锁总部警示约谈会,传达最新疫情防控要求,反馈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报外省市药店因落实疫情防控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被处罚的典型案例,全面夯实药品零售企业主体责任。安排专人定期调度药店工作人员核酸检测情况,督促提醒按期进行检测。自9月底以来,全市药店工作人员核酸检测落实率每周期均为100%。
三是严查重处违法违规行为。市、县、所三级联动,对辖区药店疫情防控情况进行全覆盖督导检查,建立《药店疫情防措施落实情况督导台账》,定期调度整改落实情况,确保发现的所有问题均整改到位。监管人员利用节假日进行“体验式”暗访,事先不亮明身份,全面摸清药店疫情防控真实情况。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暗访暗查,对发现的问题全部移交区市局跟踪检查、严肃处置。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视情节轻重给予7至15天停业整顿,并公开曝光,通过经营企业群告知辖区所有药店,充分发挥查处一件、震慑一片的警示震慑作用。
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
零售药店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进店人员管控。要求进店人员规范佩戴口罩,扫描“威海市四类药品和发热患者信息登记系统”二维码登记个人信息、身体症状和14日内旅居史,测体温、查看验健康码行程码。购药人员在药店内应保持1米间距。
二是四类药品登记。对消费者购买的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素四类药品,药店工作人员应及时登记上报。
三是发热病人早报告。发现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接触史的人员及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腹泻、嗅(味)觉减退、等可疑症状患者,引导其到定点发热机构就诊,并及时登记上报。
四、工作人员“应检尽检”。药店工作人员每14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并建立核酸检测台账。
五、加强日常防控。工作人员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每天进行健康监测。每天对经营场所消毒2次,通风30分钟以上。
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药店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力度,对落实上述措施不到位的,将视情况予以停业整顿7—15日,坚决夯实零售药店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一是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思路,牵头统筹医疗机构、药品销售企业整合衔接,推进远程开方、远程审方、药店售药全流程一体化管理,在全省率先开发了“远程处方审方一体化服务平台”,打通了从处方药开方、审方到药品销售全链条流程,为老百姓提供24小时处方药销售服务。9月份上线运行以来,在线处方、审方量31.05万份,群众购药效率平均提升一倍以上。
二是建立标准化制度规范。制定了《威海市远程处方审方一体化服务平台运转规范》,建立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药品零售企业、互联网医院、远程审方平台等多方协同运转工作机制,明确进驻平台管理审核机制、行业自律机制和平台数据记录、管理、应用机制,保障平台规范有序运行。
三是实行多元化市场选择。坚持公益性和开放式平台建设原则,主要由政府部门承担平台运行保障费用,免费供广大药品零售企业、互联网医院和消费者使用。平台对符合平台运转规范的互联网医院、零售药店全面开放,可自愿纳入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并由互联网医院和药品零售企业自主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平台,药店变身为患者和医师的沟通桥梁,促进医疗服务与药品销售相融合,企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四是实施全过程监管。平台实时记录存储处方药销售全流程全环节,监管部门可随时查看处方开具、处方审核等信息数据,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违法违规苗头,及时采取措施,从源头打击虚假开方、事后补方、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等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处方药销售行为,有效守护群众用药安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