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贯彻落实全市工作动员大会精神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徐林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 于建刚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 李松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继续举办“大抓经济 勇争一流”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徐林同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于建刚同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李松同志,向大家介绍解读《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贯彻落实全市工作动员大会精神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省媒体、网站驻威新闻单位,市直新闻媒体,威海发布等。
下面,请徐林局长介绍《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贯彻落实全市工作动员大会精神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首先,我代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的新闻界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行政审批服务部门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深入贯彻全市工作动员大会精神,牢固树立“大抓经济”的鲜明导向,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出台《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贯彻落实全市工作动员大会精神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实施意见》的有关情况。
一、《实施意见》总体要求
围绕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四化”要求,坚持系统化思维、数字化引领、场景化应用,推动实体办事大厅与网上政务服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线下服务更规范、线上服务更便捷、线上线下融合更深入,努力打造市场准入环境更便利、投资建设环境更高效、政务服务环境更优质的一流政务服务体系,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一、《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
具体包括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全力服务招商引资、推动改革措施落实落细、有效降低办事成本、守牢依法行政底线、强化作风建设六个方面,27条措施。
全力支持项目建设方面,具体包括3条措施:一是在实现施工综合许可“七证合一”的基础上,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事项纳入到施工综合许可证,实行“八证合一”,实现施工许可阶段只办理一个事项就能开工建设。二是推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和项目标准名称等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实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居住区、楼宇命名、门牌编号审批合并办理。三是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一码集成”帮办代办服务。根据项目单位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做好“全流程,全领域”帮办代办服务。
全力服务招商引资,具体包括3条措施:一是提供便捷市场准入服务。企业开办实行“一窗受理、一表填报、一链办理、全程网办”。申请人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企业开办业务在1个小时内办结。二是强化与各级招商部门协同联动。对招商引资项目,开通服务直通车,提前介入、精准指导,全力帮助项目审批、企业注册等行政审批业务,做到无事不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三是开展招商引资“竞赛”活动。广泛发掘招商信息,靠上服务争取。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项问题,力争将投资意向转变为实体项目。
推动改革措施落实落细,具体包括7条措施:一是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分类监管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之外一律不得限制企业进入相关行业开展经营活动。二是全面实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在生产许可、项目投资审批等审批服务领域,与“信用威海”建设结合起来,广泛推行承诺制,进一步提高核准审批效率。三是深化电子证照应用。加快实现我市政务服务平台与居民码平台对接,推进居民码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将涉企许可电子证明关联至电子营业执照下,实现电子证照联合展示、电子证照联用。四是落实国家、省“跨省通办”和“全省通办”事项,打造以线上“全省网办”为主、线下专窗代收代办为辅、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通办服务体系,满足企业群众多方位办事需求。五是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推动“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场景的落地落实,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办好”。企业在办理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时,一并办理生产备案。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分支机构网络备案由企业总部统一办理,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六是推进市场主体登记住所规范化。将“企业登记一窗通服务平台”与大数据地址库进行对接,实现房屋产权证明、不动产权证书编号、路名等信息在线核对,提高登记效率。七是实施审批服务“微创新”。针对企业、群众不同办事需求,制定便企利民的新举措。将审批服务业务前移,前移普货车辆《道路运输证》核发、换发及注销业务,扩大前移窗口覆盖面。优化办事流程,将高中阶段教师资格现场认定调整为网上认定。推行第一类精神药品、麻醉药品购用网上审批。
有效降低办事成本,具体包括7条措施:一是免费为新开办企业提供一套实体印章、电子印章(企业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以及法人章)和税务Ukey。二是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施工图联合审查。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审查、限时办结、政府付费”的图审模式。政府采购图审机构、支付图审费用,建设单位办理施工图审查不再缴纳相关费用。只需线上提交资料,不用付费、在家就能拿到审查合格的施工图,实现施工图审查全过程网办、数字化审图、零付费审图、全流程监管。三是将海域使用权公开出让纳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为企业节省交易费用,减轻企业负担。原来我市的海域使用权招拍挂工作在山东省海洋产权交易中心进行,最终竞得的企业需按照底价2%、溢价14%的标准交纳交易费用,一宗海域往往需缴纳几万甚至几十万不等的交易费用。将海域使用权公开交易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后,最终竞得的企业就不用再缴纳这笔交易费用了。四是落实市场主体歇业制度。对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市场主体可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同时应当向登记机关备案。歇业期最长不超过3年。五是企业市内迁移“最多跑一次”。企业办理威海市域范围内的迁移业务时,可直接在网上或到迁入地登记机关提出地址变更申请,即可办理企业变更登记,颁发营业执照。六是推行电子化“不见面”交易和“远程异地”评标模式。依托电子交易平台,打破地域空间限制,投标人参与交易活动全程不需要“见面”即可完成;通过“远程异地”方式评标,共享全省优质专家资源、场地设施技术资源。七是深入推行“证照到期前提醒”服务。提前梳理到期换证企业名单,及时告知企业按期换证,有效避免企业因证照过期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守牢依法行政底线,具体包括3条措施:一是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发挥“一枚印章管审批”优势,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做好省级委托下放审批事项承接与实施,确保委托下放事项承接到位。二是加强审管联动。强化与行业主管部门、事中事后监管部门的沟通联动,落实审批信息“双公示”、“涉企审管信息归集”等常态化工作机制,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三是守牢审批一排底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对涉及安全生产、社会组织登记等敏感事项依法依规审批,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审管衔接,切实把防线筑牢,底线守牢。
强化作风建设,具体包括4条措施:一是深化政务服务“好差评”,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建立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排查岗位风险点,规范执法程序。三是大力倡导“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加强政务服务大厅管理,强化窗口纪律作风督察,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四是严肃执纪问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将各项制度要求和保障措施监督执行到位。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部署,进一步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的要求,狠抓《实施意见》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全力服务全市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让更多企业和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助推全市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后,希望广大记者朋友们继续关注我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希望得到媒体朋友的大力宣传与支持,广大企业群众的积极参与与反馈,我们也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提高,把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谢谢记者的提问。工程建设项目“一码集成”服务具体是指,通过为每个项目赋予贯彻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审批服务专用“集成码”,实现项目单位、政府部门、技术机构、代办人员对办事材料、结果证明的动态更新和随时调取,对审批流程、关键节点、审批梗阻等精准研判、协同推进,实现“不见一个人、不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2021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出台了《威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帮办代办包办工作制度》,组织全市各级审批部门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为全市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办理审批服务手续无偿提供全过程帮办代办包办服务,累计指导帮助1600多个项目办理各类审批手续3000多次,有效提高了切实提高建设单位的便利度和获得感。今年,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帮办代办包办机制,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一码集成”帮办代办服务。
具体体现在,每个项目的专属审批路线图、重要审批结果第一时间聚合入“码”,企业和相关部门随时下载调用,所有材料在移动端即扫即得、随时可得。同时,审批手续、关键环节、注意事项提前录入项目专用“集成码”,并根据拟定项目最优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申办方案,为项目单位提供精准的帮办代办包办服务,保障项目各审批节点的精准办理。项目建设单位可通过“集成码”获取项目代办员信息,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随时提报,代办员实时跟进、协调解决。
下一步,我局将通过“一码集成”帮办代办服务,制定全市统一的服务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重大投资项目提速提效,促进投资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谢谢。
在实施意见中支持项目建设中提到要在实现施工综合许可“七证合一”的基础上,实现“八证合一”。请问,什么是施工综合许可“七证合一”?今年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纳入,实现“八证合一”,对项目单位有哪些利好?
感谢记者的提问。施工综合许可“七证合一”是指,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防空地下室建设许可(或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许可)”“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工程安全报监手续”“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7个事项合并为“建筑工程施工综合许可”1个事项,统一由行政审批服务局实施,实现“一张表单申请、一个窗口办理、一小时内办结”。事项办结后只核发《建筑工程施工综合许可证》1个证照,集成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原7个审批结果文件“二维码”,实现“一证集成、七证通用”,有效解决了施工许可阶段审批“事项多、多头跑、耗时长、证照多”的问题。去年实施以来,已经有400多个项目享受到改革的便利,收到项目单位的一致好评。
今年,为更好推动“精致城市”建设,严格执行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消纳处置行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我局积极联合住建、交警等部门,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纳入建筑工程施工综合许可,实行“八证合一”,项目单位不需要再单独申报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事项,只需到1个窗口申报建筑工程施工综合许可1个事项,提交1张表单、1套材料即可一次性办理原8个审批业务,办结后核发1张综合许可证,并且实现即来即办,对项目单位来说进一步节省了材料准备时间,减少了跑腿次数,可以更快捷地完成施工许可阶段审批手续,促进项目早开工。谢谢大家。
近年来,围绕促进市场主体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入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要求,推出了一系列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的改革举措,受到了市场主体的广泛好评。
一是拓宽市场准入渠道,让企业尽快进入市场。在实现企业开办一链办理、一网通办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登记“掌上办”全市覆盖,企业登记掌上办,企业档案掌上查,2万户市场主体通过手机完成企业登记、档案查询。大力推广“无感”智能审批终端,在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城区重点商圈设置80多台智能服务终端,企业登记“想办就办”,满足申请者“全天候”办照的期望。
二是打通市场准营梗阻,让企业尽快经营见效。针对长期存在的“办照容易办证难”问题,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让全市4.2万户企业享受了改革的便利,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入推进“一业一证”改革,“餐饮”、“便利店”等50个行业实现了“一表申请、一证准营”,5万多户企业领到了行业综合许可证,办证效率提高了45%。
三是降低市场退出门槛,让市场尽快新陈代谢。与企业开办相比,企业注销更复杂、周期更长,在保护各方权益的前提下,全市实施简易注销改革,公示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申报材料由8份减少到2份;跑腿次数由最少跑两次减少到只跑一次或不用跑,全程零成本。在推行简易注销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实施1+N“套餐式”注销,市级14项许可事项可以随营业执照同步注销,实现一次性证照并联注销。积极实施代位注销改革,进一步解决市场主体注销过程中的“堵点”、“痛点”,有力推动市场整合资源,提高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在继续提供便捷市场准入服务,实现企业开办1个小时内办结、实现企业迁移“最多跑一次”等改革措施的基础上,深入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的下载和应用,拓宽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场景和适用范围,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便利。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为确保各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落地落细,将“大抓经济勇争一流”的要求贯穿始终,《实施意见》中专门制定了加强作风建设的4条措施。
一是深化政务服务“好差评”,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具体就是要运用视频监督、数据监察、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大对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落实执行“好差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等制度的评估。同时常态化开展办事群众满意度测评,实现每个政务服务事项均可评价。所有投诉和“不满意”都要落实“差评”核实整改,确保每个差评都得到整改。
二是建立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通过采取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日常监督检查等方式,及早发现工作中的风险隐患,排查岗位风险点,第一时间组织整改。针对反映突出、易反复的问题,深入分析根本性原因和制度性漏洞,通过强化建章立制,把制度的笼子扎紧。
三是倡导“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加强政务服务大厅管理,强化窗口纪律作风督察。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组建专业督察队伍,每季度明确督察清单,随机选派督察人员,随机抽取督察对象开展明察暗访、电话暗访等,对大厅督察检查结果及时进行通报,推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
四是严肃执纪问责。对发现的推动改革不力“拖后腿”或违规违纪等严重问题,第一时间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将各项制度要求和保障措施监督执行到位。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