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27

全市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精准对接

■发布人: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辉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郑斌

               人民银行威海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 林琳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威海监管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王军锋

10:31:21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继续召开“真抓实干勇争先 狠抓落实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辉同志,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斌同志,人民银行威海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林琳同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威海监管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军锋同志,向大家介绍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精准对接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参加发布会的媒体有:上级媒体、网站驻威新闻机构,威海市新闻媒体,威海发布等。

首先,请张辉局长介绍我市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精准对接有关情况。

10:33:34 张辉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出席今天的发布会,也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乡村全面振兴同样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近年来,威海市始终把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摆在重要位置,建立了财金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不断加大“三农”金融工作力度,为我市打造精致化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金融支持。

农业金融投资渠道更加畅通。通过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综合融资服务平台,广泛收集项目融资贷款需求,成功获批金融信贷支持项目15个,授信金额45.89亿元,其中用信项目9个,用信金额26.08亿元,保障了重大项目成功落地实施。同时,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作用,协同财政部门扎实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开展,2024年新增担保项目1205个,新增担保贷款额17.15亿元。

10:36:37 张辉

农业保险兜底作用更加突出。受益范围不断扩大,2024年全市种植业承保面积214.5万亩,同比增长4.3%,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实现全覆盖,受益农户24.2万户;养殖业承保数量达到2863.8万头(只),同比增长96.5%。服务模式不断优化,结合威海“三农”特点,我们开设葡萄、苹果、桃、生姜、茶叶和西洋参等地方优势特色保险,总投保面积达到8.5万亩,充分发挥了农业保险在分散农户风险、促进产业发展、保障农民收益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贷款贴息红利更加惠民。开展设施农业贷款贴息,对全市符合条件的投资设施种植、设施畜牧、设施渔业和仓储物流4个领域的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按照贷款额不超过1%给予贴息,涉及贷款金额1595万元,有效破解了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现代设施农业建设。

2025年,我们将继续发挥行业部门作用,搭建好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桥梁和纽带。在3月20日至5月30日,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财政局、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局、海洋发展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精准对接走访活动,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摸清农业经营融资需求。组建7支精准对接小分队,深入园区、社区、乡村,了解涉农经营主体的经营状况、融资需求、困难问题等情况,按照“合规持续经营、固定经营场所、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贷款用途依法合规”等5项标准,汇总金融需求,形成推荐清单推送银行机构,为满足条件的涉农主体匹配优惠融资政策和特色金融产品。二是提高金融供需对接精准度。通过微信、明白纸、公众号等方式指导种养殖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涉农经营主体使用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等现有融资服务平台,实现金融与农业农村数据互通共享,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健全农业融资服务体系。农业农村、财政、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等部门将强化沟通协调,分产业、分主体细化工作流程,做好与现有工作机制的衔接,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健全融资服务体系,切实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及性、优惠性和高效性。

10:36:57 张辉

接下来,我们将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精准对接走访活动为契机,与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合作,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10:37:24 主持人

感谢张辉局长的发布。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通报所在新闻单位名称。

10:37:59 记者

据了解,之前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财政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那么在这次精准对接走访活动中,我们有哪些措施和打算呢?

10:41:16 郑斌

感谢你的提问和对财政工作的关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财政部门也始终把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财政政策资金方面给予乡村振兴工作大力支持,通过深入开展金融辅导、银企对接等活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等。

针对这次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精准对接活动,我们财政局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持续强化银企对接。在我市原有政府金融政策、银行信贷产品、企业融资需求“三张清单”基础上,收集整理更多涉农政府金融政策,符合农业农村需求的银行信贷产品,以及涉农生产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建立乡村振兴领域“三张清单”,分批次在银企之间双向推送,破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依托我市“1+N”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持续开展“金融直达基层接力跑”“银行行长走基层”等银企对接活动,会同各区市、各相关部门分区域、分行业开展专场对接,提高涉农生产经营主体融资对接效率和成功率。

二是持续深化金融辅导。发挥全市72支金融辅导队和245名金融辅导员的作用,会同各区市、各相关部门深入开展精准走访对接活动,为有意愿的涉农生产经营主体和涉农行业协会配备金融伙伴,指导更多有意愿的园区、乡镇纳入“金融管家”试点,帮助企业制定融资方案,满足融资需求。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双链融合”辅导机制,通过揭榜挂帅为涉农优势产业链精选主办和协办银行,引导各银行机构“一链一策”推出专属金融产品,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

三是持续优化惠企政策。进一步放大我市科技支行、人才贷等政策效能,增加乡村振兴领域金融供给。加大创业担保扶持力度,积极协调创业担保贷款合作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主动降低贷款门槛、扩大支持范围、提高贴息水平。同时,进一步优化贴息流程,缩短贴息周期,切实保障各类涉农创业群体的贷款需求。不断加强涉农资金保障,在原有4大类22个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创新增加保险品种,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风险保障。会同人民银行和威海金融监管分局发挥差异化监管导向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乡村振兴等领域,加大普惠贷款、绿色贷款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发展“投贷联动”等模式,不断提高涉农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便利度和获得感。

四是持续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走访过程中,加大资本市场知识宣传,强化资本市场培训,提升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意识。加强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分层梯度培育,争取更多乡村振兴领域企业纳入培育名单,鼓励利用资本市场工具进行融资。

最后,借此机会再次向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市财政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谢谢!

10:41:38 记者

请问人民银行在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拓展农村可用抵押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

10:43:24 林琳

近年来,人民银行围绕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拓展农村可用抵押物方面,会同多个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支持金融机构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等产权类抵质押贷款业务,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4.88亿元。二是用好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大力发展订单、仓单、应收账款类质押贷款业务,涵盖西洋参、大蒜、辣椒、花生、绿豆、芝麻等农产品,目前已累计投放农产品电子仓单质押类贷款20亿元。三是立足威海蓝碳经济发展优势,指导辖内金融机构推出“海洋碳汇贷”、“预期森林碳汇收益权质押贷”等系列碳汇贷产品。目前已累计发放碳汇贷款2.61亿元。四是大力推广美德积分贷款,指导农业银行、农商银行、威海银行将乡村美德文明与银行融资信用相融合,推出“美德积分贷”金融产品,为高积分、高评级的借款主体提供抵押担保要求更少、额度更高、利率更低的优惠贷款,将村民日常美德信用变成融资信用。截至2024年末累计为1233户农户发放美德积分类贷款7.8亿元。


10:43:48 记者

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请问作为监管部门,在推动金融服务下沉、破解农村“融资难”问题上,下一步准备如何深化?

10:45:39 王军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正如您所说,破解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始终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下一步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强监管引领,提升县域金融有效供给。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下沉服务重心,围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做好金融服务。以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等重大项目为抓手,持续扩大对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重点领域的中长期信贷支持,促进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乡村振兴领域。

二是促进资源整合,完善涉农金融服务体系。引导辖内银行机构整合资源,以金融服务网格化、整村授信等为基础,持续优化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功能,强化政策咨询、知识宣传、转账缴费等综合性普惠金融功能,着力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三是聚焦关键领域,精准滴灌农业特色产业。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推进强化金融要素供给。聚焦“粮食安全”金融需求,抓住种子和耕地两大关键,将种业金融的服务对象从持证种业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的农业合作社、制种大户、种植大户等主体拓展。聚焦“产业振兴”金融需求,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对接全市优势特色产业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助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四是强化保险护航,推动涉农金融提质增效。引导辖区保险机构聚焦产品开发,建立多样农险产品供给体系,在实施好粮食种植保险外,持续推动特色农产品险种业务落地,满足农业生产经营多元化保障需求。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优化涉农保险合同条件,简化保险理赔流程,力争“应赔尽赔”“快赔早赔”,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10:46:04 主持人

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科,联系电话:5230881。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