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姜进军同志,市海上安全工作专班副主任唐志同志,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政委王超同志,向大家解读介绍2025年威海市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参加发布会的媒体有:上级媒体驻威新闻机构,威海市新闻媒体,威海发布等。
首先,请姜进军局长介绍2025年威海市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有关情况。
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为做好2025年威海市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我市印发了《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的通知》《2025年威海市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不断健全市级、区(市)、镇(街)三级海洋渔船综合管控体系,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渔船渔港主体责任,织牢织密海洋伏季休渔管控网络,落实落细各项管理措施。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2025年威海市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的有关情况:
一、2025年休渔“十项规定”
(一)北纬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除单一作业类型为钓具外的其他所有作业类型渔船,以及为捕捞渔船配套服务的捕捞辅助船,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9月1日12时。
(二)小型张网渔船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8月20日12时。
(三)钓具渔船在伏季休渔期间,须严格执行固定港停靠、进出港登记报告和渔获物定点上岸制度,不得从事非钓具类型的渔业捕捞活动和转载、收购、运输渔获物等行为。
(四)休闲海钓渔船仅限白天能见度良好且风力不超过7级的气象条件下营运,执行固定港停靠和进出港报告制度,严禁从事休闲垂钓外的捕捞和捕捞辅助活动。
(五)所有休渔渔船应当按照规定安装船位监测终端设备,并保持全时开启,严禁擅自关闭、屏蔽、拆卸、出借和转让。
(六)休渔渔船原则上应当回船籍港所在区市休渔,所在区市容纳不下的,可以在我市其他区市指定渔港停靠休渔,但应征得休渔渔港所在区市渔业主管部门同意。跨省、跨市休渔的,分别逐级报省级、市级渔业执法机构协商后统一安排。休渔渔船一经确定停靠渔港,休渔期间原则上不再变动。
(七)农业农村部批准的伏季休渔期间特殊经济品种专项捕捞生产,执行专项捕捞许可制度,具体管理方案由省农业农村厅另行制定。
(八)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销售、运输和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渔具。
(九)严禁为休渔渔船提供油、冰、水等渔需物资;严禁收购、运输、转载、代冻、销售和加工非法捕捞、无合法来源的渔获物。
(十)休渔期间,确因海洋渔业资源调查、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军事活动、浒苔打捞等租(征)用休渔渔船的,应当逐级上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局审核同意后方可动船。涉及捕捞作业的,还应申请取得省农业农村厅核发的专项(特许)渔业捕捞许可证。
二、综合管控“九项举措”
为严格落实伏季休渔各项规定,根据省级制定的八个严密管控措施,我市结合实际细化制定了三大类共九项综合管控举措,具体包括:
一、全面压实各级责任。一是压实属地责任。要求各区市政府(管委)把强化渔船管控、维护休渔秩序摆在重要位置,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确保海洋渔业形势保持稳定。二是压实主体责任。督促海洋发展部门切实履行好伏季休渔监管职责,全面摸排辖区休渔渔船情况,科学划定集中停靠渔港,确保应休渔船5月1日12时前全部按时按规定休渔。三要压实部门责任。加强市县两级海上安全工作专班督导检查,统筹协调海洋发展、工业和信息化、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海事、海警等部门、单位,形成管理合力。
二、持续加严管控措施。一是加强技术防控。各级监控平台坚持渔船北斗与示位仪“双斗同显”监管不放松,高效开展渔船北斗监控通报、核查、反馈、处置等工作。二是加强依港管船。要求海洋发展部门加强调度,强化渔船及港口码头防风、防火、防汛、防碰撞措施,织密安全防控网络,坚决防止出现险情事故。三是加强执法检查。强化海洋发展、公安、海警等部门、单位信息共享,加大巡查力度,维护稳定休渔秩序。
三、切实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广泛宣教引导。创新宣传形式,多种渠道强化休渔政策解读,推动政策入脑入心。加强警示教育,提升群众守法意识。二是畅通投诉渠道。畅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部门举报电话及线上举报平台等群众参与渠道,对举报线索和投诉事项做到迅速受理、依法处置、按时办结。三是坚持疏堵结合。严格按规定执行鱿鱼、海蜇等伏季休渔期间特殊经济品种专项捕捞政策,科学实施增殖放流活动,保障渔民合法权益。
三、配套管理“十二项制度”
为落实好伏休各项规定,保障渔港渔船渔民安全和海洋伏季休渔秩序稳定,市海洋发展局在综合管控措施的基础上,细化完善了“十二项制度”,分别是:船籍港休渔监管制度、动船审批制度、转港申请批准制度、智慧化监控管理制度、渔业执法协作制度、船厂巡查制度、集中看管制度、驻港监管制度、海上执法监管制度、渔业安全生产制度、行刑衔接制度和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制度。
伏季休渔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既需要各区、市政府(管委)高度重视和各级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更需要社会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为此,市海洋发展局、各区市渔业主管部门均设立了公开举报电话,具体信息已在全市各渔港张贴公布。请广大市民发现违反伏休规定行为及时拨打举报电话,我们将根据举报线索,立即予以核查处理,也欢迎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
谢谢大家。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2025年我市海洋伏季休渔的船舶类型和休渔时间,与2024年相比未发生变化。休渔船舶类型为除单一作业类型为钓具外的其他所有作业类型渔船,以及为捕捞渔船配套服务的捕捞辅助船。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9月1日12时;小型张网渔船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8月20日12时。
针对往年渔民们普遍较为关注的休闲海钓渔船作业和异地休渔问题,今年有三个新规定:一是新增了休闲海钓渔船的运营要求,休闲海钓渔船仅限白天能见度良好且风力不超过7级的气象条件下营运,执行固定港停靠和进出港报告制度,严禁从事休闲垂钓外的捕捞和捕捞辅助活动。二是调整了跨省休渔的负责单位,省内渔船因特殊原因申请跨省休渔的渔船,审批部门由省农业农村厅调整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局。三是调整了省内跨市休渔的负责单位,省内渔船因特殊原因申请省内跨市休渔的渔船,由省农业农村厅审批调整为船籍港和停靠港的市级渔业执法机构协商,报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局备案。
其他各项伏季休渔政策与2024年基本保持一致。
谢谢。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首先是我市渔船想到外地坞修的。根据伏休方案规定,我市渔船坞修原则上在船籍港所在区市内进行。1.渔船想到省内外地市坞修,要向渔船船籍港所在地县级渔业主管部门提交包括坞修合同在内等申请材料,然后由县级渔业主管部门逐级报省执法监察局批准。2.按照规定,我市渔船无充分理由是不允许申请跨省坞修的。确有需要,要提前向船籍港所在区市渔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县级渔业主管部门逐级报请省执法监察局批准。
其次是外省渔船想来我市坞修的。船舶所有人要提前向船籍港所在地县级渔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逐级报船籍港所在地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或渔业执法机构,然后函商我省执法监察局同意后方可来我市坞修,且在坞时间不得超过30天。
谢谢。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在海洋伏季休渔期间,我们将组织各区市渔业主管部门认真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切实保障渔业生产安全。
一是排查消除隐患。配齐渔港安全管理人员,加强港区安全管理,合理安排渔船停泊间距,留足消防疏散通道,完善消防、供电、垃圾和废油废水回收处置等各项设施,切实做好港内渔船防风、防火、防汛、防盗、防碰撞工作。
二是加强安全检查。扎实开展海上安全治理水平三年提升行动和渔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渔船渔港安全源头监管与风险防控,加大专项捕捞、科研调查、浒苔打捞、休闲海钓、养殖、镇街编号等重点渔船出海前安全检查和航次检查,确保出海渔船安全出港、安全作业、安全返航。
三是落实24小时值守。坚决执行24小时安全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传递各类预警信息,守听全国渔业安全应急值守电话“95166”,对突发险情或事故,第一时间积极妥善组织开展救援。
谢谢。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为严厉打击伏季休渔期非法捕捞行为,我市今年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监管:
一是强化科技监管,提升执法效率。充分利用智慧化监管系统,依托北斗渔船定位、近海雷达等技术手段,对重点海域实行24小时动态监控。完善渔港“电子围栏”系统,实时监测渔船进出港情况,确保“船进港、网封存、人上岸”。
二是加强联合执法,严打违法行为。开展海警、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整治“三无”船舶、禁用渔具及非法渔获物交易。成立海陆执法小组,对违规作业高发海域实施高频巡查,同时加大对码头、市场、餐饮场所的突击检查,切断非法捕捞产业链。
三是健全举报机制,推动全民监督。发布举报电话,鼓励渔民和公众提供非法捕捞线索。通过媒体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同时,加强渔业法律法规宣传,提升渔民守法意识,营造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