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8:30

促进农村消费 发展城乡商贸流通

■发布人:市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 刘青

              市供销社党组成员、监事会副主任 黄丹

09:01:19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市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刘青,市供销社党组成员、监事会副主任黄丹,向大家介绍我市促进农村消费发展城乡商贸流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发布会的媒体有:上级媒体、网站驻威新闻机构,威海市新闻媒体,威海发布等。

首先,请刘青主任介绍我市促进农村消费、发展城乡商贸流通有关情况。

09:01:56 刘青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对全市供销合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扩大内需、促进城乡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威海市供销社牢记为农服务办社宗旨,坚持供给侧、需求侧、保障侧“三端”协同发力,大力促进农村消费,全力畅通城乡商贸流通,取得了良好成效。

09:02:45 刘青

(一)强化供给侧创新驱动,筑牢扩内需战略基点

1.创新农业生产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建立“保底承诺+约定提成”“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4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骨干主体与120余个村集体合作社开展合作,全托管土地规模达2.2万亩,亩均成本降低150元、纯收益提升300元,形成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此做法被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推广,彰显了其在农业现代化转型中的示范价值。

2.创新农产品供应链,打造“社区+农产品平台”项目。对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渠道实行“去中心化”改造,依托九福商业公司与48个乡镇签订直采协议,通过社区经理入驻、组织“宝妈”直播等O2O模式,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上游的集约化整合。已发展宝妈主播100名,直接服务1万户城市家庭,用实际行动架起“田间绿”到“餐桌鲜”的直通桥,有效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损耗,实现了特色农产品对城市居民的精准供应。

3.创新农资供应链,打造三级经营服务网络。推动威海市供销社农资供应链有限公司打造市级联采平台,供销社为其提供信用背书、组织体系保障、技术支撑、产品宣传推广等服务,加快布局农业大镇,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目前,12个加盟店已营业,初步形成“市级公司平台+镇级店+村级服务队伍”三级经营服务网络,降低了农户采购成本与质量风险。

09:05:26 刘青

(二)强化需求侧场景拓展,筑牢扩内需应用底盘

1.畅通农村流通链,激活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抓“三农”服务,一头抓城市社区服务,带动中间“双向四车道”商品流通服务。在具备硬件设施条件的村设立“供销服务站”,不具备条件的,设立供销团长。通过线上订购的方式,统一采购村民急需的日用品,依托现有物流配送网络,为村民集中配送团购消费品,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积极参与市委组织部“跨村联建”工作,建立健全基层供销组织体系,与基层党组织形成合作粘性,更好地融入村级发展。已形成镇村级供销服务站72个、供销团长200余人的“毛细血管式”的终端布局,服务覆盖800多个村居,有效解决了农村市场分散性与物流成本的矛盾,使村民消费可达性显著提升。

2.优化城市流通模式,培育品质消费新场景。采取“建店、借店、无店”的模式,为城市居民打造15分钟特色农产品采购生活圈,既能让居民在家“吃当地、吃当季、吃绿色”,又打开了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的新路子。建店模式,即在城市居民小区开设“供销社村货超市”实体店;借店模式,即在社区小商店、果蔬店等设置村货专区进行代售;无店模式,即依托“优选一亩田”微信小程序、小区团购微信群开展线上销售。同时,发挥村货总店抖音等平台直播资源优势,将村货超市纳入网络帐号,形成“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社群复购”的消费闭环。目前109家村货超市与百万级直播流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年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转化。

3.拓展消费场景边界,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联合威海仲舒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在草庙子镇垛岭村建设“老时光・供销记忆”项目,恢复重建公社大礼堂、公社农田、公社宿舍、供销商店等场景,并定期举办公社劳动体验、公社文艺晚会、公社食堂体验等活动,以沉浸式体验激活乡村文旅消费,并带动民宿、农产品销售等。

在乳山,通过构建以14个镇级服务站作为区域物流枢纽、以599个村级服务点作为末端触角的“中心—末梢”式网络架构,有效降低了物流配送的边际成本,实现了除2个海岛村外全域村落的覆盖,全年配送物资38.5万票、1740吨,当地农村物流服务及时性得以显著提升。

联合有关公司在火炬八街开办高街市集,将农副产品嵌入网红经济,实现品牌曝光与销售转化的双重目标,年实现销售额50万元。进军食品制造业,与“四海酿造・老酱园”等企业展开深度合作,为产品销售进行全方位引流。

09:08:11 刘青

(三)强化保障侧要素供给,筑牢扩内需生态基石

1.信用引领,构建消费信任体系。联合市社会信用中心,以信用为引领,积极探索“村货超市+信用”“村货直播+信用”“社区信用大集”等“信用+供销”运营模式,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降低消费者与商家之间信任建立成本方面成效显著,为内需的稳定增长筑牢坚实保障。《威海市创新“信用+供销”运营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被中国信用建设促进委员会暨全国市场信用联盟授予“社会诚信实践案例”。

2.数字驱动,提升产业运营效能。依托“庄稼汉”农业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深度融合物联网、卫星定位与大数据技术,对万亩托管土地实现农机作业厘米级精度轨迹记录,实时采集作业参数,确保生产标准化,为农业产业稳健发展筑牢保障根基。以“智慧供销平台”数字化系统为核心,重构商贸流通、农业社会化服务、农资供应、资产管理四大主业,年可增收1300万元。

3.物流筑基,畅通城乡流通动脉。争取中国供销商贸流通集团在文登建设一处占地113亩的集采集配中心,建成后将实现农批农贸、特产展销、大棚集散、仓储物流、智慧冷链、电商中心、加工配送、生活配套等主营业态,打造胶东地区一站式农副产品商贸物流园。

4.金融赋能,强化发展资金保障。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发放贷款550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运行资金压力,助力企业稳产扩产。争取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土地全托管任务量2.6万亩,获得中央财政扶持资金26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丰富供应网络布局,实现供应链、线下渠道及线上私域流量共享,让更多优质农产品直达消费者,更好助力农村消费。

谢谢大家!

09:09:08 主持人

感谢刘青主任的发布。下面,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09:09:40 记者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作为连接城乡、服务“三农”的重要纽带,市供销社在激发农村消费活力、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等方面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09:10:48 黄丹

我们将通过有力举措,主要实现以下五个工作目标:

一是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通过提供丰富多样、质量可靠的商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让农村居民能够购买到与城市居民相似的优质产品,如家电、日用品、生鲜食品等,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

二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提振农村消费可以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业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为农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造更多的经营机会,促进农村就业和经济繁荣。

三是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消费带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例如发展农村文旅产业,开发农业观光、文化体验等项目,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四是创新农村消费场景。通过举办促销活动、打造“供销市集”品牌、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流通新模式等,创新消费场景,激发农村市场活力,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体验。

五是保障优质商品供给。严控经销商品质量,打造“臻品威供”品牌矩阵形象,保障优质安全商品的稳定供应,满足农村居民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

09:11:30 记者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向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加速升级,未来市场对供应链效率、服务精细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请问,供销社还将如何进一步发力,以更好地服务消费升级需求?

09:13:03 黄丹

今后,我们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供销社工作部署,统筹资源,加强合作,切实抓紧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深耕县域流通网络,夯实城乡消费基础。重点深化“农村网点+双向四车道流通网+城市村货超市”模式。积极推动农村社区服务团队规模与服务质量双提升,同步加速城市“村货超市”网格化布局。深化乳山城乡物流网络试点,探索“智能仓储+高效配送”数字化方案,组建“厢货车+小电车+摩托车”物流配送队伍,打通商品流通堵点,争取城区供销驿站发展到30处、农村数字供销店拓展至50家。

二是完善农产品供应链,拓展市场空间。创新“原产地直采+标准地品控+高效流通+多元营销”全链条模式,整合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实现品质全程把控。加强与省社供应链集团等合作,开展日用品与特色农产品联采分销,推动本地农产品“走出去”、外地优质农产品“走进来”。发挥自有品牌优势,打造农产品主题集市、体验式消费中心等新业态,激发消费活力。

三是搭建展销平台,解锁消费新维度。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路径,通过举办特色农产品企业秀、线上直播推介、参加市外展销会、建设网红打卡地展销点等方式,全方位展示本地农产品,扩大消费市场规模。

四是强化跨行业与区域合作,提升消费辐射力。强化合作意识,通过联合与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等目标,运用资产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推进系统内外企业横向联合与纵向整合。挖掘合作潜力,盘活闲置资产,吸纳各类主体加入供销社,拓宽合作领域,全面助力我市消费升级。

09:13:33 记者

刚才介绍了供销社未来四项重点工作部署,这些工作涉及城乡流通、供应链建设、平台搭建和跨领域合作等多个维度,请问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将从哪些方面构建保障体系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09:15:18 黄丹

为确保四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我们将从资源整合、人才支撑、机制保障、创新驱动四个维度构建全链条保障体系:

第一,强化资源统筹联动。深化系统内外资源整合,通过股权合作、资产置换等方式,盘活闲置仓库、运输车辆等资产,组建专业化物流配送队伍,为“农村网点 + 城市超市”双向流通提供硬件支撑。

第二,筑牢人才梯队建设。针对城乡流通网络运营、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等重点领域,面向一线实务人员,开展各类专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业务能力。

第三,完善标准与协作机制。在农产品供应链领域,制定“原产地直采—品控检测—包装仓储”全流程标准规范,联合第三方机构建立品质追溯系统,确保每批次产品可溯源。加强与物流、电商、农业等领域合作单位沟通进展,协调解决农村网点建设、城市超市铺货等实际问题,形成多方联动的工作合力。

第四,强化创新与服务支撑。引入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和线上交易平台,打通“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数据链路,提升供应链效率。同时持续深化与省社供应链集团等省级平台的战略合作,共建联采分销网络,推动本地农产品纳入全省供销社销售体系,切实将合作优势转化为消费升级的推动力。

09:15:51 黄丹

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还有问题请联系市供销社办公室,联系电话:5231279。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