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4:24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025山东作家活动周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邢奎

               市财政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 王建威

               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 解玉军

09:00:26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2025山东作家活动周活动将于9月22日至26日在威海举办。今天我们邀请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邢奎,市财政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建威,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解玉军,向大家介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025山东作家活动周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参加发布会的媒体有:上级媒体、网站驻威新闻机构,威海市新闻媒体,威海发布等。

首先请邢奎副主席介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025山东作家活动周有关情况。

09:02:41 邢奎

尊敬的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威海文艺事业的关注与支持。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025山东作家活动周的总体安排、筹备情况,以及威海文学领域的发展成果。

09:05:30 邢奎

党的十八大以来,威海市文联始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四大领域持续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扎实开展“文艺进万家”志愿服务。开展传统艺术进校园、京剧下乡、书法“迎春送福”等基层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把文艺送到群众身边。二是积极探索扶持机制。对省级以上大赛获奖作者和项目,给予2千到10万不等的奖励。累计筹资400余万元,用于支持专业培训、精品创作和文艺人才培养,文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三是高水平组织文艺展演。先后承办和举办“多彩·2025”第九届全国女画家作品展、“红色胶东”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千里海疆红色威海”文学采风、全国大天鹅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展等一系列文艺活动。四是积极搭建文艺发展平台。创建威海市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中心,面积达2000余平米,吸引300余名“文艺两新”骨干入驻,破解创作场地瓶颈,汇聚文艺力量,擦亮威海城市名片。

在文学领域,威海成果丰硕。经典作品方面,冯德英创作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三花”系列,筑牢胶东红色文学根基。《三进山城》的作者赛时礼、《内当家》的作者王润滋、《咱们的牛百岁》的作者袁学强、《火狐》的作者王春波、《沧海九歌》的作者唐明华、《威海传》的作者徐承伦、王成强等都是威海人。峻青的《秋色赋》是在威海陶家夼深入生活时创作的。阿华、刘爱玲等威海市本土作家的作品频繁刊发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全国核心文学期刊,成为威海文学“接天线、接地气”的重要代表。人才队伍方面,截至2025年8月,威海市文艺领域(含文学、美术、音乐等门类)国家级会员达408名、省级会员1290名,文学类占比约35%,国家级、省级文学会员数量均位居全省地级市前列。35岁以下市级作协会员占比28%,网络文学创作者数量较2019年增长120%,年轻作家正以新鲜视角扎根威海、书写威海,为本土文学注入创新活力。文学成果方面,通过“文艺点单”“基层采风”机制,累计诞生80余部现实题材作品,其中阿华的诗集《香蒲记》、王华英(东涯)的诗集《山峦也懂得静默》、周海亮的小说《胡桃夹子》等63部文艺作品先后荣获泰山文艺奖。助力城市发展方面,探索“文艺+消费”融合路径,市文联与城投集团、中青旅联科联合打造栖霞街文艺角,今年元宵节期间,“魅力威海卫·华彩栖霞街”艺术嘉年华活动,吸引3.2万市民游客参与,直接带动周边商户销售额增长50%。威海市文联2024年获评“山东省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相关经验被中国文联、山东省文联刊发推广。

山东作家活动周落地威海,这既是对威海文学工作的肯定,更是威海展示城市文化底蕴、推动区域文化融合的重要窗口。本次活动定于2025年9月22日至26日举办,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激发文学创新创造活力,为山东文学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凝聚力量。

本次作家活动周首次在鲁东地区举办,是山东文学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山东省作家协会、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威海市文联(市作协)具体承办。中国作协和山东省委宣传部相关领导、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和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以及全国文学名刊名编等共200余人将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作家活动周主要活动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召开省作协第八届主席团第二次(扩大)会议、八届二次全委会议,将明确山东文学发展方向、审议重要工作事项。二是组织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辅导和“金秋一堂课”文学名家讲座,邀请省作协主席黄发有、作家赵德发等专家,围绕文学理论、精品创作与影视转化等主题分享经验,为基层创作提供指引。三是举办山东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全国文学名刊名编座谈交流会。四是赴刘公岛、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东楮岛渔村、威高集团等7个特色点位,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服务高质量发展”主题“深扎”活动。

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筹备领导小组,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我们将以“精致、精细、精准”的工作标准,确保作家活动周圆满成功。也诚挚期待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和广泛宣传,让威海的文学成果被更多人看见,让齐鲁文学借助此次活动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谢谢大家!

09:07:35 主持人

感谢邢奎副主席的发布。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提问前举手示意,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09:08:27 记者

举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025山东作家活动周的核心背景与现实意义是什么?作为承办地,威海相比其他地市,承办本次活动周的优势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09:10:21 解玉军

感谢提问。核心背景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激发文学创新创造活力,为山东文学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凝聚力量。

现实意义有三。一是为创作找源头。精选威海7个参观点(含红色胶东、新质生产力等领域),让作家获取鲜活素材。二是为人才搭桥梁。通过“年轻作家结对”“网络与传统作家研讨”,推动30名省签约作家、6名基层作家、10名网络作家互动,完善梯队。三是为融合拓路径。以威海链接全国文学资源与山东实践,提升山东文学全国影响力。

作家活动周落地威海,第一,文化底蕴与实践基础精准契合。威海既有刘公岛、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等红色资源,也有“文艺点单”(精挑细选62个优秀文艺志愿服务项目、119名优秀志愿者、覆盖72个社区,文艺服务直达群众)、“文艺两新”(如中国油画小镇培育渔民画家)等当代实践,形成历史与现实的完整素材链,能为作家提供深入生活的立体样本,这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第二,承办经验与服务保障成熟完备。威海近年成功承办“多彩・2025”第九届全国女画家作品展、第十三届山东省“齐鲁风情”青年歌手大赛等省级重大文化赛事,会务组织、场地协调等经验丰富。本次活动专门成立6个工作组(会务、接待、宣传等),从议程衔接、食宿安排到医疗安保,均责任到人、细节到点,可确保200余人活动高效有序。第三,地域特色与传播价值显著。作为海滨城市,威海“山海风光+精致城市”辨识度高,作家在观摩中既能积累海洋文化、红色历史等特色素材,还能通过作品传播威海故事,形成“活动宣传—文学创作—城市推广”良性循环,实现山东文学影响力与威海城市魅力双向赋能。

09:10:51 记者

本次活动周的观摩环节精选了7个参观点,请问选择标准是什么?这些参观点能为作家创作提供哪些独特价值?

09:12:56 解玉军

感谢提问。本次活动周7个参观点的选择,核心遵循“三维文学价值原则”,精准对应“红色文化、海洋文化、新质生产力”三大领域,确保作家“观有所得、得有所写”,坚决不搞走马观花式参观。具体可从三个维度来看。

一、红色文化维度(刘公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郭永怀事迹陈列馆)
这两个点的独特性在于“悲怆与希望交织”。刘公岛作为甲午海战遗址,保留着水师衙门、东泓炮台等遗迹,能让作家跳出传统陆地红色叙事,挖掘海洋抗争史题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聚焦“两弹一星”科学家精神,馆内手稿、实验设备等实物,可填补科技报国类红色题材空白,让红色文学既有历史厚重感,又贴合科技创新的时代主题。

二、海洋文化与乡村融合维度(威海海洋科技馆、东楮岛渔村)
威海山海特色在这里体现得最鲜活。海洋科技馆是国内首个海洋主题展馆,“深海探测”“生态保护”等场景能打破“海洋题材=捕鱼”的刻板印象,从威海的渔业发展史来看中国的海洋产业发展史,也是一部集造船业、远洋捕捞、生态保护等现代元素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东楮岛400年海草房村落,通过民宿运营、民俗体验实现“传统活化”,可让乡村文学聚焦渔家文化传承和现代旅游新业态,展现海洋乡村新活力;其村内的渔民画,则可为新文艺群体提供素材,体现传统海洋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

三、新质生产力维度(威高集团展馆、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光威集团碳纤维历史馆)
这三个点是威海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缩影。威高集团展示医疗器械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工人技改”等场景,能让工业题材文学更“接地气”。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的“国和一号”核电技术、风电光伏成果,可启发绿色发展主题创作。光威集团碳纤维历史馆内的陈光威事迹陈列展区,记录国产碳纤维突破历程,为文学注入企业家精神与民族精神。

总之,这7个点不是简单罗列,而是每个点都能解决一类创作痛点——红色维度破“叙事单一”,海洋维度破“题材刻板”,新质生产力维度破“工业叙事难题”。作家到现场能直观感受历史温度、现实活力,这些实景素材是文字资料无法替代的源头活水。

09:13:16 记者

推动威海文艺事业发展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离不开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请问我市财政在加强重点文艺工作建设方面有哪些保障举措?

09:13:47 王建威

感谢提问。近年来,我市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威海文艺事业发展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2025年,计划安排专项资金160余万元,主要用于开展“文艺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培养高素质的文艺人才队伍,构建促进文艺事业发展的新时代文艺人才体系、主题文艺活动、重点文艺精品创作等方面,不断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助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在经费使用管理方面,市财政将会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对专项资金实施全过程绩效监管,对新增项目加强事前绩效评估,确保资金安排科学精准,下达专项资金的同时同步下达绩效目标,突出绩效导向,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09:15:02 主持人

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市文联办公室,联系电话:5288859。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