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鞠鹏飞,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李柯,市交通场站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客运中心党支部书记于国宾,介绍威海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上级媒体、网站驻威新闻机构,威海市新闻媒体,威海发布等。
首先,请鞠鹏飞副会长介绍威海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发展有关情况。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威海市红十字事业特别是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倾情支持。志愿服务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之一,设立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志愿服务体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各级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社会文明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对红十字志愿者也提出了“牢记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的殷切嘱托。近年来,威海市红十字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红十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推动全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总体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组织体系,服务领域覆盖广泛。加大工作力度,依据《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规范有序发展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引领感召作用,吸引一大批认同红十字理念、具备专业特长、整体素质过硬的志愿者充实到队伍中来,实现了威海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团队的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215支,志愿者达4855人,服务领域涵盖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红十字精神传播、社区服务、心理健康、人道资源动员等多个领域,红十字志愿者已成为健康威海、文明威海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二)优化资源平台,服务阵地夯实拓展。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推动资源平台的优化组合,努力打造更多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的红十字服务阵地。截止目前,市红十字会在全市范围扶持建设了9个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其中,在中心城区建设了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在文登区建成山东首家国家级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在威海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环翠中学建设了红十字生命教育示范基地。在塔山公园建设了威海市红十字文化公园,在基层社区建设红十字博爱家园54个,在旅游景区和高铁站建设“博爱驿站”5家。
(三)加强管理引导,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出台了《威海市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办法》和《威海市红十字志愿者管理办法》,举办了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星级志愿者评比、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引导全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向“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环翠区红十字会在全区镇街、村居、学校建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261个,与世昌应急、助力社工、蓝天救援等多支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团队合作联动,推动红十字基层组织与志愿者“双向奔赴”,共同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在应急救护普及、人道救助服务、生命关爱接力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四)注重品牌塑造,服务项目亮点纷呈。2021年以来,市红十字会累计投入资金71万元,扶持了51个志愿服务项目,
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威海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时长35.8万小时,推动造血干细胞血样成功采集2100余人,为保障临床用血、挽救生命作出重要贡献;荣成红十字博爱之光志愿服务队专注于红十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素养提升,以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为抓手,整合20多个青少年实践基地,累计开展服务活动107次,直接服务青少年400余人,间接受益超过2.4万人次,形成了“专业建构、青少年实施、家庭支持”的高效志愿服务协同体系。
(五)勇于争先创优,服务成效日益凸显。近年来,全市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及志愿者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评比活动,获得了多项荣誉,扩大了威海红十字志愿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人获得“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称号,2人被评为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1人获得“全省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称号,64名志愿者被省红十字会认定为“五星级”志愿者。威海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和乳山市红十字会暖心食堂工作人员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项目分别荣获全省2022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誉。威海红十字蓝天志愿救援队参加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举办的2024全国首届水域救援综合技能公开赛,取得了团队二等奖、社会力量三等奖、潜水救捞二等奖、无人机搜索与营救三等奖的成绩,展现了威海志愿者的专业风采。荣成市红十字闪电志愿救援队今年8月份参加了在聊城举办的山东省黄河流域应急救援青年志愿服务培训交流技能比武活动,荣获个人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及团体三等奖1个的优异成绩。乳山市暖心食堂工作人员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项目,在山东省红十字会举办的首届山东省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银奖,在中共山东省委社会工作部举办的2024年山东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铜奖。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积极拓展志愿服务主渠道,立足自身优势,主动对接社会需求,持续壮大服务队伍,并加强教育培训,保持志愿服务队伍的活力和专业性,不断提升志愿者能力素质和服务热情。二是加强与各级部门的协调合作,强化资源整合与支持保障,多渠道筹集志愿服务经费,推动志愿服务向信息化、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三是在现有5家博爱驿站的基础上,计划新建5-8家博爱驿站,优先覆盖志愿服务需求大但尚未布点的区域,着力提升驿站运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打造集志愿服务、应急救护、人道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四是继续实施项目化运作,建立完善的项目评审机制,采取项目大赛等方式,加强对优秀项目的培育和支持,以赛促建、以奖促优,打造可推广的“金字招牌”,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和品质提升。五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荐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团队参加评先选优活动,加强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的宣传,讲好红十字志愿服务故事,营造“人人愿为、人人能为、人人可为”的志愿服务氛围。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博爱驿站是红十字会近几年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的新举措,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探索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创新模式,重点在荣成市试点先行,主要在网红打卡地和人流量聚集场地精心打造博爱驿站,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多元化的贴心服务,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递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荣成市目前已经在樱花湖、世纪广场、那香海,高铁站建成博爱驿站4个,有2个博爱驿站正在按计划筹建中。各处博爱驿站普遍配备了轮椅、体重秤、血压计、常用医疗用品、多功能工具箱等便民物资,居民或游客遇突发不适、物品损坏等情况时,可随时在此寻求帮助。同时,驿站内常态化开展红十字文化宣传,解答市民对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遗体器官捐献等相关问题的疑问,驿站还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手把手传授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等实用技能,让更多人掌握自救互救能力。在每年的荣成滨海马拉松赛事期间,以樱花湖博爱驿站为阵地,荣成市红十字会为负责赛事保障的志愿者培训心肺复苏、创伤包扎、中暑及常见运动损伤处理等救护技能,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在比赛中坚守岗位,为参赛者和观众提供应急救护服务,及时处理突发身体状况,获得了各界好评。另外,2025年,市红十字会与威海交通场站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了客运中心(威海站)博爱驿站,该驿站设置在铁路出站口人员密集区域,内部精心配备了AED除颤仪、轮椅担架、医药箱、急救包等设施,成为服务旅客的重要阵地。
博爱驿站建设目前还是处在探索的初始阶段,下一步,市红十字会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扩大博爱驿站的覆盖面,持续优化各博爱驿站的服务内容,重点突出便民服务、应急救护、困难救助的功能,将博爱驿站打造成传播红十字文化、凝聚爱心力量的重要平台,让红十字的温暖惠及更多群众。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正如记者所言,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是我们的一项重要职责所在,同时,干细胞捐献也是一件高尚的志愿服务行为。众所周知,目前,治疗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近百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的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志愿者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和移植。凡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血液检查合格者,都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志愿者大约采集8-10毫升血样,就可以加入到我们的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后期如配型成功,经过再动员、体检等一系列步骤就可以捐献了。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捐献造血干细胞后,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就会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2025年,威海市计划采集干细胞血样400份,目前已全部完成,截止目前全市已成功实施捐献16例,累计成功捐献已达137例,万人捐献率稳居全省第一,虽然威海市人口总量少,但我们的捐献总数一直处于全省第一方阵。我们联合市中心血站在全市10个采血点设有造血干细胞采集点,可以实现“随到随采”。具体的采集点信息,大家可以在威海市红十字会的微信公众号上搜索查询。
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志愿者是见义勇为、挽救生命的“平凡英雄”,2025年,志愿者邹积建为挽救患者生命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威海市首例、全省第6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二次捐献的志愿者。曾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吕明玉今年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和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成为广大市民竞相学习的榜样。为倡树典型,传播社会正能量,我们积极争取各部门支持,对捐献志愿者进行大力的宣传和表扬。目前,我市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已被纳入每年一度的见义勇为表扬奖励范畴,每人获得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5000元。同时,还可以享受“三免政策”,即凭相关证件可以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旅游风景区等场所,到公立医疗机构就诊免交门诊诊查费,免费乘坐城市公共汽车等。
造血干细胞采样是实现捐献成功率的关键,借今天发布会的机会,我们也发出倡议,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行动起来,踊跃报名采样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为更多的重病患者点燃生命希望之光。另外,今年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启动了“志愿者保留”项目,寻访因时间久远已经失联的在库志愿捐献者,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效库容。但目前还有一部分志愿捐献者未能联系上。在此我们郑重呼呼:之前在威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志愿捐献者,如果近一年来威海市红十字会未与您联系,请您看到新闻发布会后,主动与我们联系,完善相关信息。我们的联系电话是:0631-5330222。
谢谢。
威海交通场站管理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搭建了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2019年开始,与威海市红十字会合作,在客运中心(包括威海站、威海北站)人员密集区域投放了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并邀请红十字会的师资对客运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展了红十字救护员的专门培训,目前已经有持证救护员34人,这些救护员分布在中心各服务岗位,一旦出现突发安全事件,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处置,充分发挥AED的救护功能,把握好心脏骤停的“黄金救命四分钟”,真正为万千旅客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公司成为威海市红十字会理事单位,并正式成立了“威海交通场站管理有限公司红十字会”,设会长1名、副会长2名,组建了威海交通场站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从“爱聚场站”到“红十字赋能”,志愿服务的领域进一步拓展、内容更加丰富、精神内涵有效提升。公司陆续打造了“千里山海・爱聚场站”“爱心接力”“温暖回家路”等志愿服务项目,吸纳了数万人次社会志愿力量,让服务触角延伸至场站运营的每一个细微角落。其中,“爱心接力”志愿服务项目在威海市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金奖,该项目以“助残、助老、助弱、助幼、便民”为服务宗旨,充分发挥综合枢纽站优势,以帮助有需求旅客快速、便捷换乘服务为切入点,将“爱心接力,让爱传递”的理念融入志愿服务工作。通过一枚“爱心接力卡”,整合服务资源,将威海客运中心各驻站单位联系在一起,将爱心延伸到威海通达列车沿线车站,绘就志愿服务最大同心圆。
公司红十字组织的成立,不仅是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人道公益事业的深度实践,更是对“旅客至上、服务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为这份志愿初心注入了更为专业的红十字力量。下一步,我公司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围绕“旅客需要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到哪里”的核心思路精准发力,持续优化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继续巩固客运中心应急救护能力建设,发挥好博爱驿站的辐射功能,引导企业职工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干细胞捐献、人道帮扶等社会公益事业中来,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深深植入志愿服务之中,向社会公众广泛传递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弘扬新风的核心价值观,努力打造“精致城市、精品枢纽”的城市门户形象,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感受到威海的温度与情怀,在出行中收获更多安心与便利。
谢谢。